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她一生未育,却成万婴之母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2-28浏览次数:86

 
 在厦门鼓浪屿毓园,在林巧稚纪念馆前,长风抚过每一寸土地,吟咏着永恒的爱的诗篇:“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林巧稚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她是我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万婴之母";也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一名女院士。

 

林巧稚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那便是舍一己私利去救助与帮助他人。她的一生,通透、完美、一如琉璃。她用爱铺满遍布荆棘的路,用一生成就永恒……


今日人物
万婴之母——林巧稚


林巧稚
(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

 

鼓浪屿的女儿


在一个淡灰色的下午,一个婴儿啼哭着来到世间,晚风送来晚祷的钟声。钟声回荡在浩浩海天,像祈祷,又像呼唤,悠远又切近。林巧稚就出生在这个一个圣诞前夜。父亲抚摸着婴儿的小手和小脚,给女儿取名“巧稚”。林巧稚出生在四季如春,温暖多雨的厦门鼓浪屿。这里背靠闽南大陆,面临东南海峡,是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港口。也是在这里,林巧稚开始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长生涯。


少女时代 走向远方


鼓浪屿至今留存着一张成绩单,上面记录着林巧稚在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的成绩。十二门课程,林巧稚九门名列年级第一。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是需要榜样的时代。来自英国的玛丽卡琳是早年对林巧稚影响最大的老师。她对信念的执着,她待人接物的谦和,她的生活方式和她的为人,让巧稚懂得,原来一个女人还可以这样生活。在那个周围女人有着相似人生的年代,卡琳老师让巧稚看到,一个女子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信念,同样可以安身立命。即使远离故土亲人,也可以活得独立而自尊。


走向协和


20岁那年的夏天不同寻常,林巧稚收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真正地走向远方了。1929年,她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也是首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能够让生命顺势成长,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运气。至于前途和道路,其实就是一个人不受功利驱使的最真实的意愿和渴望。这意愿和渴望能将她送到她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


医者仁心

林巧稚可谓是学术女神,一生发表了诸多论文和专著。许多领域都是中国妇产科医学史过去不曾涉及的。对于新生儿溶血症、妇科肿瘤等疾病的研究更是有着杰出的贡献。此外,林巧稚还热衷投身于慈善事业。

林巧稚不但给有钱有势的妇女看病,对穷苦百姓都一视同仁,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对待病人也极为温柔,卓绝的医术救治病人的身体,温和的态度让病人在心理上也可以得到安慰。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78年.林巧稚被确诊患了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和心脏病。整天忙个不停的人,一下子躺倒在了病床上;整天给人看病的人,自己却成了病人。这是林巧稚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

经过了半年的治疗,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她工作了几十年的妇产科。即使身体多有不便,仍不妨碍她参与门诊、病房的工作,不妨碍她为编撰《妇科肿瘤学》而忙碌、操心。
1983年4月22日,北京的正午时分。林巧稚在一阵悸动后,血压骤然下降,呼吸停止,心脏不再搏动,与世长辞。


今日故事
两位大师的“隔空之缘”

林巧稚与袁隆平——两位大师的“隔空之缘”

林巧稚一生中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其中还包括我们所熟知的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7日这一天,林巧稚在医院产房里忙活了几个小时,随着连续不断的啼哭声传出,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男婴的父亲还没想好名字,便先用"袁小孩"来为婴儿命名。


后来,父亲为他改名为"袁隆平",在几十年后,他研制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除了袁隆平,林巧稚还接生过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孩子梁从诫、作家冰心与吴文藻、朱德夫妇等人的孩子等。


今日荐书
《林巧稚传》

馆藏代码:K826.2=74 ZZ1
馆藏地: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片段赏析

走向远方

巧稚有了心事,她想报考北京的协和医学院。
还是头年暑假的时候,大哥高中的一个同学从美国留学回国,来鼓浪玩儿,和大哥聊天,说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他告诉大哥,那是一所美国办的医学院。他说,只要拿到这个学校的毕业文凭,美国的医院都承认。有了学历就有了在世界各国行医的资格。他说这话的时候,巧稚正在旁边,不知怎么就有些动心。

林巧稚从女子师范一毕业就留校教书,这是让许多人羡慕的事情。可是,巧稚真正的愿望是继续求学。她从小成绩优异,外语出色,父亲和大哥不止一次说过,她是个读书的种子,应当送她出国去念书。可是,到她高中毕业时父亲却不再提起这个话题。她知道,家里现在已没有供她出国留学的能力。

继母和父亲结婚后,接连生了6个子女。大哥大嫂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加上双方的长辈,全家二十来口人,主要靠父亲和大哥两个人的收入,父亲和兄长的负担很重。

父亲这年已经57岁,多子女的负累使他显得衰老而疲惫。巧稚任教的收入虽说不多,毕竟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而一旦考上协和医学院,就意味着需要家里负担她8年。8年,实在是个不短的时间。何况她已经长大成人,而弟弟妹妹、侄儿侄女却正是上学读书的年龄。

下雨了,雨点敲打着玻璃“啪啪”直响,屋子有些闷热。

林巧稚一个人在房间关上了房门,她凝视着母亲的相片。母亲去世时,她年纪还小。留在记忆中的母亲模样,有些遥远,有些模糊相片上的母亲还很年轻。宽宽的前额,高高的颧骨,头发向后梳,抿得光光的。面对照相机,她显得不太自然,不太自信。林巧稚还觉得,母亲的目光有些苦楚。

如果不能继续求学,以后的命运清晰可见。等着家人给她找个好人家然后出嫁,过一份或清苦或殷实的居家生活,延续着一代代女人大致相同的人生。这两年,她的同学陆陆续续已有人订婚,有人结婚。

继母也曾有意无意地说起,有人来给她提亲。

林巧稚不想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对于未来,她虽然想得不是很清楚,但眼下,她清楚自己的心愿,就是报考协和医学院。

……

在林巧稚的记忆中,20岁那年的夏天不同寻常。

父亲仿佛在一夜之间年轻了许多,岛上熟悉不熟悉的人都向他道贺,他毫不掩饰自己喜悦和骄傲的心情。

还有那些一同走过少女时代的同学,她们赶到学校来为巧稚送行。对她们来说,北京比南洋更遥远和陌生。听说那里寒冷而多风沙,大街上行走着骆驼,而她们的巧稚就要到那里去了。

她们给巧稚留下了女孩子喜欢的小东西,嵌着珠子的发卡、可以镶照片的小镜子、羊皮面的小记事簿。毕业才短短两年,她们都有了不同的去处。相聚在熟悉的校园,女孩子们禁不住有些怅惘和忧伤。

海浪不停地拍击着海岸,发出“哗哗”的声响。

海天间追逐着松软的云团,岛上的花树正开得喧闹,小路上铺着浓浓的绿茵。

林巧稚就要启程了,这是一条走向远方的路。

个人的命运其实就是一个人所走过的道路。

在人生的起始阶段,会有很多条通向远方的路。一个人走上哪条道路,不是没有缘由的。

 

总是去安慰

 

英国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一位不知名医生的铭文:

有时 去治愈
常常 去帮助
总是 去安慰


撒拉纳克湖畔铭文深刻地道出了医学的实质:

无论多么精良的艺术,都不能根治所有疾病,如果缺少了对世俗苦难的关注与关怀,就失去了医疗的人性温暖;无论多么先进的医疗器械,如果摒弃了对生命苦难的呵护和慰藉,它只剩下令人畏惧的冰冷;无论医学有多么惊人的发现和进步,永远不变的是对每个个体生命独特性的爱护与尊重。


今日感悟
不忘初心

林巧稚一生没有自己的家庭,却使无数家庭幸福完美;她一生没有自己的儿女,却亲手迎来了千千万万新的生命。她日复一日地面对仿佛永无尽头的疾病,面对一个个痛苦不堪的病人,即使是医生,即使有坚强的精神系统,是否也有厌倦和疲惫的时候?可是无论什么时候林巧稚总是善待每一个病人。这种奉献精神与无私大爱深深地打动着我,让平凡普通的我倍受鼓舞。

林巧稚以能够为别人所需要,能够帮助和给予别人,作为自己生存的意义所在。她的身体虽然累乏,心灵却平安而宁静。所谓拯救或救赎,并不是凭着哀哀的诉说,去祈求来世的天国,而是怀着诚挚的信念,在现世人生中拯救苦难,承担责任。我常以林巧稚的经历自勉,即使生活中偶遇挫折,偶然沮丧,但也能坚守信念,不忘初心。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