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去找医生,她告诉我,我只剩八分钟可活,而我已在他妈的等候室虚度了半个小时。”
——萨拉凯恩
浙江工业大学第九届读书节,驼铃剧社带您朗读萨拉凯恩的剧本。
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周六)
报名时间:3月28日,3月29日(周二,周三)
报名方式:摊位报名
报名地点:支干路驼铃剧社摊位
活动内容:此次剧本朗读会将分成三期进行,一次报名即参加三期剧本朗读会,每期参加人员相同。每期剧本朗读会开始之前都会由驼铃社员带大家进行准备,会上有驼铃“资深”前辈和驼铃骨干人员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戏剧体验和做戏经验。并且驼铃非常荣幸邀请到人文学院戏剧艺术课王姝老师参加并与大家分享心得。
萨拉·凯恩介绍
萨拉·凯恩SarahKane(1971——1999),英国当代著名戏剧家,是西方“直面戏剧浪潮”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英国继莎士比亚与品特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萨拉·凯恩自言她的戏剧是“描写地狱”,此外,她还言行一致地完成了她对这个“地狱”的“逃避”,在她29岁的时候,在整个世界进入千禧年的前夕,萨拉·凯恩自杀在医院的卫生间里。她一生只留下五部作品:《摧毁》(1995),《菲德拉的爱》(1996),《清洗》(1998),《渴求》(1998)和《4.48精神崩溃》(1999)。作为新生代戏剧家,她本人及其作品颇受人们争议,然而当她死后,世人又都为她作品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及艺术探索而震撼和折服,许多人认为,世界失去了二十世纪末最优秀的剧作家。
“我没病,我只知道那生活不值得活着。”
剧本简介
此次为驼铃为大家带来了两个剧本
《4:48 精神崩溃》
被剧作家本人称为是“极为个人”的作品,该剧借鉴了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写出一位患抑郁症的姑娘自杀的心理体验过程。之所以有这个剧名,是因为凌晨四时四十八分,被认为是生理上人们精神错乱达到极致状态而最易自杀的时刻(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自杀事件发生在这一时刻)。该剧诗歌般的语言风格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剧中人被苦难困扰着的灵魂所流淌出的思绪。没有传统戏剧中的情节人物,也没有标明角色与台词,整部剧作读起来更像是一部无格律的现代诗。在剧本中,萨拉·凯恩还写下了“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这一诗行,然而一周后,她依然选择了死亡。
《渴求》
取材自艾略特的《荒原》和《圣经》,当时被认为是她最成熟的一部剧作。此剧一扫之前的写实风格,既没有场景、时间,也没有情节、分场,仅以A、B、C、M指称四人。他们不具有身份、性别、也没有行动,只有声音。他们天马行空地述说孤寂、疾病、堕胎、强暴与童年的伤痕,渴望被爱、被保护,却在寻觅中绝望、求死而解脱。尽管这些词句没有一定的连贯性,然而却都显现了爱的渴求对自我个体的深刻影响。此剧不言而喻地透露,自我在爱的极度渴望与落空中被撕裂粉碎。"Only love can save me and love destroyed me."是萨拉·凯恩灵魂深处的呼喊。
“读书节来图书馆跟驼铃剧社读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