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编撰《康熙字典》的他

浏览次数:114


《康熙字典》

时光匆匆穿回1716年1月13日,《康熙字典》成书。《康熙字典》是陈廷敬、张玉书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代名臣陈廷敬,去品品他的为官之道吧。


‣‣
作者介绍

王跃文,当代作家,湖南溆浦人。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苍黄》等六部,中短篇小说若干,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从2001年10月起,专职写小说,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十年前,王跃文以一部《国画》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相继推出了《朝夕之间》、《梅次故事》、《亡魂鸟》等一系列描写当代官场的作品,从而引发了官场小说的流行热潮。而王跃文也凭借这几本小说,成为中国当代官场小说界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甚至“王跃文”这三个字也成了畅销书的风向标,且一度成为盗版书商“重点关照”的人物。 


‣‣
他人评价

当代文学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民曾说:“王跃文之于官场小说,就相当于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琼瑶之于言情小说、二月河之于帝王小说。”这句判断颇见分量。


‣‣
内容简介

《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小说着重刻画了清代名相陈廷敬这个历史人物。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

 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他入仕五十三年,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

‣‣
文段欣赏

路上走了五十多日,回到了阳城老宅。正是春好时节,淑贤领着阖家老小迎出门来。陈廷敬同家里人见了面,哪里也没去,先去了西头花园,道:“自小没在这里头好好儿待过,真辜负了春花秋月。”

月媛还在招呼家人搬行李,珍儿跟在老爷后面招呼着。陈廷敬在亭内坐下,家人忙端了茶上来。他喝了口茶,忽听树上有鸟啁啾,笑道:“珍儿,那鸟儿叫得真好听,我告诉你它叫什么鸟。”

珍儿又惊又喜:“老爷,您耳朵没聋呀?”珍儿说罢往屋里跑去,边跑边喊,“老爷他耳朵没聋!”

陈廷敬哈哈大笑,惊飞了树上的鸟。


‣‣

‣‣
感悟

 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帝曾以“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这样的词汇评价他。为官者求荣求华求苍生安宁求天子清明,为名官者求朝野俱清求四海祥荣也求善始善终。古往今来,不乏年少惊才绝艳名扬天下的官员,却极少有少成名而不骄,老善终而君不舍的官员。

陈廷敬一生备极荣恩,康熙皇帝称其为“全人”,在花甲之年为其御笔题写了“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并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为臣子题字。可见,他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

康熙时期是清朝历史上步入繁荣的转折和关键时期,纵观各位大臣,比陈廷敬有名的比比皆是,如明珠、索额图和高士奇,但善始善终且成就颇大的唯有陈廷敬。他步步高升数次,沉浮宦海五十载,终于悟出了官场五字诀:等(沉得住气),忍(经得起磨练),稳(谨慎低调),狠(坚决彻底),隐(急流勇退)。

陈廷敬凭着智慧和勇气为君分忧为民造福,在时代与社会的激流之中尽可能地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终成一代名臣楷模。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