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许寿裳——“求之古人,亦不多遇”的鲁迅的挚友

浏览次数:1050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句话是鲁迅送给瞿秋白的,可惜他们浓烈的情谊因为瞿秋白的被杀只持续了三年。

而鲁迅和许寿裳的情谊虽然平淡,但持续三十五年的君子之交则更为感人。他们曾经“晨夕相见者近20年,相知之深有如兄弟。”之后虽然革命道路不尽相同,但彼此的关怀和情谊始终未减。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就说许寿裳是鲁迅“求之古人,亦不多遇”的一生挚友。

人物
许寿裳

许寿裳(1883-1948),字季黻,又季茀,号上遂,浙江绍兴人。1902年考取浙江省官费学额,派往日本留学,最初是进弘文学院学习,后转入东京高师读书。1908年和鲁迅兄弟及钱玄同等人问学章太炎先生,1909年回国后,许寿裳转入教育界,曾先后担仼过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务长、教育部参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后赴台湾,岀仼台湾编译馆馆长、台湾大学国文系主任等职。

许寿裳道纯德厚、学识渊博、博通经史、雅擅诗文,在教育界有着崇高威望。他通晓日、英、德语,其书法融汇各家,在书坛独树一帜。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字学家。

许寿裳、鲁迅等摄于东京


故事
鲁迅和许寿裳的君子之交


鲁迅自1902年在日本留学和许寿裳订交,至1936年病逝,中间35年,二人始终如一,情谊至老弥笃。许广平曾描述“他们谈话的范围也很广泛,从新书介绍到古籍研讨,从欧美名著以及东洋近作,无不包罗。而彼此人事的接触,见闻的交换,可歌可泣,可喜可怒,都无不遮瞒,尽量倾吐。这样的友谊,从来没有改变的,真算得是耐久的朋友,在鲁迅先生的交游中,如此长久相处的,恐怕只有许先生一位了。”

许寿裳和鲁迅事业上相帮相扶。许寿裳留学回国出任杭州两级师范学校教务长,立即介绍鲁迅到该校任教;进入民国教育部,也第一时间将鲁迅推荐了进去,“昼则同桌办公,夜则联床共话”;后来许寿裳出任北京女高师校长,马上聘请鲁迅到校兼课。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也马上劝说校方聘请许寿裳为教授。

生活上两人也相知相惜。许寿裳女儿患病求医,鲁迅为之四处联系医院。鲁迅的母亲在北京,许寿裳也常嘘寒问暖。许寿裳好集邮,细心的鲁迅常记挂在心,通信时说:“邮票已托内山夫人再存下,便中寄呈。顷得满邮一枚,便以附上。”(1932年10月3日)“上午季茀来,留之午餐,并赠以旧邮票十枚。”(1933年5月27日鲁迅日记)细节见真情。

许寿裳曾在日记中这样讲述两人的友谊:“其(鲁迅)学问文章,气节德行,吾无间然。其知我之深,爱我之切,并世亦无第二人。”

许寿裳赠鲁迅诗


传记文字

呐喊冲锋了三十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秽坑。所谓右的固然靠不住,自名为左的也未必靠得住,青年们又何尝靠得住。试读他的“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集外集•题彷徨》),“惯于长夜过春时”(《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就可想见其内心含着无限的痛苦!又读他去年的一首《残秋偶作》……俯仰身世,无地可梄,是何等的悲凉孤寂!(写鲁迅)

他的生活只靠版税和卖稿两种收入,所有仰事俯畜,旁助朋友,以及购买印行图书等费尽出于此。但是版税苦于收不起,卖稿也很费力,只看那《死》中的一句云:“假使我现在已经是鬼,在阳间又有好子孙,那么,又何必零星卖稿,或向北新书局去算账……”便可窥见他的隐痛了。(写鲁迅)


1947年出版的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书影


荐书
《鲁迅传》


《鲁迅传》

馆藏代码:
K825.6=6 ZX6.3

馆藏地点:
朝晖中文书库(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屏峰中文书库(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馆员随笔

许寿裳为教育事业不遗余力,鲁迅为民族事业鞠躬尽瘁,许寿裳敬佩鲁迅坚定不移的满腔正气,鲁迅感念许寿裳的良善纯厚。鲁迅生前,两人情比兄弟,互相帮助。鲁迅病逝之后,许寿裳竭尽全力宣传鲁迅、督促整理出版其著作,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始终如一地照顾鲁迅妻小。

许广平有段话“许先生不但当我是他的学生,更兼待我像他的子侄。


鲁迅先生逝世之后,10年间人世沧桑,家庭琐事,始终给我安慰,鼓励,解纷;知我,教我,谅我,助我的,只有他一位长者。”这里面有对现实的无奈,但更多地是对许寿裳先生万分感激,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敬重。有如斯朋友,一生足矣。

1948年2月18日深夜,台湾省台北市和平东路青田街六号的公寓里,六十多岁的许寿裳先生被残忍暗杀。

这是继闻一多、李公朴烈士被暗杀一年多之后,又一次震动全国的血案。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