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书是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 本书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中国风云变幻的改革开放进程的全景式描述。本书大篇幅地介绍了邓小平在1977年第三次复出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大力寻找开放之路的过程。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邓小平和其他国家领导人通过学习考察、经验总结等途径,为科学、教育、经济、工业、农业、 、外交等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人愿意放下架子,承认自身落后,不断向外国学习他们所能学到的一切,接纳外国的观念、技术和资本。不断扩大开放,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 ◆ ◆ ◆
今日人物丨傅高义
(1930-)
1930年,傅高义出生于俄亥俄州特拉华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俄亥俄卫斯里昂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并于195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在1967年至2000年间于哈佛大学任教,曾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现为美国哈佛大学社会科学院荣休教授。他精通中文和日语,著有多部关于中国、日本和亚洲研究的著作。
作品
1963年
《日本的新中产阶级》
1969年
《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
1979年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89年
《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
1991年
《亚洲四小龙》
2011年
《邓小平时代》
(工大馆藏:D616 ZF3)
2015年
《日本新中产阶级》
(工大馆藏:D731.361 ZF1)
2016年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工大馆藏:D731.30 ZF2)
2019年
《中国和日本:1500 年的交流史》
◆ ◆ ◆ ◆
今日荐书丨《邓小平时代》
馆藏代码
D616 ZF3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屏峰综阅室 (屏峰主书库四层)
屏峰图书复本库
片段欣赏
邓小平思想
(1) 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老鼠都是好猫。
(2)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
(3) 首先看大局,然后再想局部;先讲大道理,再讲小道理。在吸收外国投资和技术之前,首先需要国内的稳定,国家只有稳定了,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4)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感悟
作为一名90后的党员,之前对邓小平的了解只停留在教科书和党史的学习中,从未深入阅读过其他相关的书籍。这次准备漫读电台的主题,我选择了《邓小平时代》这本书。通过几天的时间慢慢地阅读这本书,借一位美国作者的视角去深度了解邓小平和那个年代,了解他的三起三落,了解他如何一步步为广大人民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坚贞的追随者和开拓者。他在遭遇人生三起三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性。即使他本人被误会,被撤职,即使家人因他受到不公的待遇,甚至他的大儿子也因此终身残疾,但是他从来没有怨恨甚至放弃自己的信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看到了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盲目学习西方走上类似苏联和东欧“民主化”,或是找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声音激荡、各派势力角逐,各种思想碰撞。中华民族正在面对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当时的邓小平同志用自己的智慧、见识和魄力,为中国开创出一条改革开放之路。
在阅读本书时,我也罗列了一些书中提及同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件。特别是第三次复出后的几年,邓小平同志一步步地拨乱反正,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在阅读的后期,我一直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当时邓小平没有复出,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也为此深感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倍感珍惜的同时,也备受鼓舞。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更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出发,守护好和发扬好上一代共产党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