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浏览次数:233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胡适说:“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
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张幼仪:“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沈从文说:“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同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
1927年夏,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同梁思成结婚。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你是我心底未完成的诗


林徽因与徐志摩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徐志摩说: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
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钟情,并为此离婚,他要求林许他一个未来,而林已有了婚约,

林徽因:“你能帮我扛心里的重担吗?它会像千斤重担压我一辈子!”
徐志摩:“就为了成就那虚无缥缈的道德?”
林徽因:“道德不是枷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最后加上一句“我不是没有来过,只是无缘留下。”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情诗《偶然》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五年后林徽因回写的《仍然》

《仍然》——林徽因
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象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象个千辨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为什么是我?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

结婚前梁思成问林微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林徽因和梁思成一生都是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们系统地研究调查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是我国建筑学的开拓者,他们一起出国深造,学成归国,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金岳霖为林徽因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今日故事|国徽的设计


1949年6月,国家开始草拟国徽方案,并且邀请了专家型人物林徽因的加入。而事实上,那时候林徽因的身体极为虚弱,因为她在1948年底切除了一个肾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卧病在床,因为医生建议她多休息。
可是在接到设计国徽的任务时,林徽因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很是亢奋,并投入了自己十分的精力。因为在她的内心里,是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她觉得为国家设计国徽,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
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主要设计者的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拟制国徽图案说明》中,主张:“拟制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构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也可以说,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中心的金星齿轮,组织略成汉镜的模式,旁用嘉禾环抱,下面以红绶穿瑗为结束。颜色用金、玉、红三色。”

(梁思成、林徽因组的设计方案)


中央美术学院专家提出一个仿政协会徽形式,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国徽图案。该方案的突出特点是色彩鲜艳、风格写实的天安门,形象是斜透视。
张仃他在《国徽应征图案设计含义》中阐述道:“一、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置五角红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家富强康乐。三、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

(张仃组的设计方案)


6月20日,政协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国徽方案,这也是国徽审查小组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两张草图主体内容相差不多,如都有天安门,不同的是,清华大学设计的是正面透视图像,颜色是金色和红色两种;中央美院设计的是从侧面斜视的投视图像,颜色是五彩的。会议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
后来不断改进,不断画图,林徽因都是主图设计者,草图都有一大箱,里面倾注了林徽因所有的心血。差不多历时一年,林徽因设计小组终于设计出了令人满意的国徽。当设计的国徽被拍板时,林徽因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图为林徽因与病床上的梁思成讨论国徽设计)


多年以后,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再回忆起那一段往事,依旧满心的心疼,因为她觉得母亲为设计国徽真的付出太多了。在采访时,她流着泪说了13个字:“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令人心酸不已。

 

● 今日荐书●

《林徽因传 ——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


索书号
K826.16=71 ZC2.1
馆藏地:
朝晖临时书库(朝晖图书馆四层)
屏峰中文书库(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本书以林徽因为中心,通过爱情、亲情、友情及审美情趣,展示了那些令人感动的“老派的情谊”。讲林徽因不为人知的经历,讲她圆满的人生,讲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梁启超、泰戈尔、胡适之、张幼仪、陆小曼、凌叔华、冰心、沈从文、张兆和、费慰梅、费正清、李健吾、萧乾等人的精彩故事。以多重视角去解读、去呈现一个全面的多面的林徽因,给当代女性以启迪——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

 馆员随笔

才貌俱佳,文理全通的林徽因,有人崇拜她,将她视为偶像、女神,也有人放出话来:喜欢林徽因的女人品行有问题,喜欢林徽因的男人,脑子有问题。也许后人知道林徽因更多是通过那些八卦往事,用她的感情经历判别她的人生对错。但其实人都是多面的,当我们深入了解林徽因的童年就会知道16岁的她为什么能冷静下来写分手信给徐志摩,并毅然决然的回国。当我们了解到美术系的学生选修了全部的建筑系课程,就能知道为什么她能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之一。
今天推荐的书,希望读者能更全面的了解林徽因,心中自有更立体的判断。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