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那么一个人,被著名科学家茅以升评价说:“他这个人不仅在地上闻名,而且还在天上闻名。” 向来只听说闻名于天下,名扬四海的地上名人,这天上又是怎么闻名的呢?
一起来看看这个奇人——元朝学术大咖郭守敬。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他的名气从我们居住的地球传到了高高在上的月球,名字被国际天文学会用来命名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因此,才有人说他闻名于天上人间。
今天,跟大家一起说说我国元朝这一科学巨星——郭守敬。
‣‣
今日人物丨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
今日欣赏丨郭守敬主要成就
改制天文仪器
简仪是元代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它与浑仪一样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不方便。郭守敬的简仪不仅取消了白道环、黄道环,而且把整个浑仪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赤道经纬仪,一个是地动仪。两个装置同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底座上。其中赤道经纬仪是简仪的主要部分,有时也就把它称为简仪。它由一个赤道环和一个带着望管的四游环组成,并且赤道环被移到四游环的边缘,整个仪器北高南低、倾斜地架在支架上,使赤道环平行于天球赤道,四游环穿过一根垂直于赤道环的轴转动起来,正好和天球转动的方式一样。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按郭守敬所制仪器仿制的仪器中有简仪一架,明清两代钦天监用于观测,以后就留在北京古观象台,抗日战争前迁往南京,现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
参与编制《授时历》
《授时历》,每月为29.530593日,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如把这两版历法看成一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历法,达三百六十四年。《授时历》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间,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完成(即四海测验)。
监修通惠河大运河
郭守敬利用他第一次方案中凿成的把瓮山泊流出的一支清河上源引向南面高粱河的河道。为了进一步扩充水源,又把昌平县神山(今称凤凰山)脚下的白浮泉水引入瓮山泊。此后,河水并不径直南下,而是反向西引到西山脚下,再沿西山往南,沿途拦截所有原来从西山向东流入沙河、清河的泉水,使汇成流量可观的水渠,再经高粱河进入流向通州的运河。因为这些都是清泉水源,泥沙很少,运河下游可以无顾虑地建立船闸,使粮船平稳上驶。郭守敬提出开挖大运河的建议后很快就被忽必烈采纳,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天动工。整个工程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全长一百六十多华里的运河连同全部闸坝工程就完成了。这条运河被命名为通惠河。
‣‣
今日荐书丨郭守敬相关书籍推荐
馆藏代码
K826.1 ZB1
馆藏地
屏峰密集书库 (屏峰图书馆地下层)
【作者介绍】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他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重要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以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主要内容】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天文仪器制造与水利工程等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书介绍了郭守敬的历史背景、家学渊源,论述其重视科学实践,重视数学的运用,追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追求综合效益的实现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善于继承与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并对其历史地位和对国内外的影响进行了肯定。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郭守敬其人其事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认识,领略我国古代在水利工程及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馆藏代码
K826.1=47 ZC1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作者介绍】陈美东(1942年2月19日—2008年12月30日),福建省连江县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历任该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所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副主席。
【主要内容】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天文仪器制造与水利工程等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书讨论其历史背景、家学渊源与师友情谊,由对其科学技术成果的深入分析,论述其重视科学实践,重视数学的运用,追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追求综合效益的实现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善于继承与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并对其历史地位和对国内外的影响进行评价。
‣‣
文段欣赏丨《郭守敬评传》
郭守敬,字若思,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母亲可能早丧,史籍未见关于他们的记载。郭守敬从小就跟随祖父郭荣生活。郭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号鸳水翁。元代王恽在赞颂郭荣祖孙的一首诗的前言中称:郭荣“善推步算数,隐德君子也。”王恽的这首诗是题在关于郭荣的一篇传记之末的,可惜这篇传记今已不传。其诗曰:
天元章会到玄机,星历推来一理齐;
襄国至今传异事,门前鸳水亦曾西。
龙岗洪水秋风老,燕处犹怀隐德尊;
黄极不穷身后数,青云今见起家孙。
“天元章会”是古代历法中常用的术语,“天”指历法计算起点的上元,“章”与“会”指日月运行的某种周期,它们通指天体运动内部存在的可以用数学表达的某种机理。“襄国”即指邢台,系因战国时赵国的赵襄子曾受封于此而得名。“鸳水”系指流经郭守敬故里的一条河流,郭荣、郭守敬的故在鸳水的岸边。而被传为鸳水西流的“异事”,应是说郭荣曾导鸳水向西流,以灌溉其故里周边的农田,这同郭荣兼通水利之学的记述是彼此相应的。2001年4月初,笔者曾到邢台市皇寺乡郭村访问,在郭村之南有一条现已干涸的河流,河道故迹仍明晰可见,跨越河道的的两座石桥(一建于明代、一建于清代)犹存,据村民介绍,20世纪50年代,河道中仍有水常流,该水原名鸳水。更值得注意的是,村民还介绍说,这条鸳水先是在郭村的西北方向自西往东流到郭村的东北方向,而后又向西偏南流,到郭村之西又南流,再到郭村之南向东流去,正和“门前鸳水亦曾西”之说相吻合。这些情况更进一步说明郭村是为郭守敬故里之说是可信的。郭荣所主持的这项水利工程对郭守敬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在第四章中,我们将要论及郭守敬在主持通惠河的引水工程时,曾导引原本东南流的神山等泉水向西流,这应是对其祖父当年治水经验、思想和方法的直接继承与发展。
如上所述,郭荣是一位精通四书五经的儒者,并兼通天文、历法、数学与水利之学,曾有所造诣,而且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君子。但由于身逢乱世,虽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今垂垂老矣,只好隐逸而居。于是,他把全部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小孙子郭守敬身上,亲自给他以良好的教育。上引王恽的诗篇,在称颂郭荣的道德学问的同时,也正是表述了郭守敬不负所望,秉承家学,并发扬光大的意境。郭守敬“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这是说,郭守敬自幼便聪颖好学,珍惜时间,向学好思,不像一般小儿喜好嬉戏玩耍。这在郭荣看来,自是一个可锻造的良才,身传面提之举愈勤,而郭守敬则虚心求教,深受祖父的熏陶与教诲,渐得其传。
‣‣
今日感悟丨不负前人心血
数千年来,中国的朝代升落之中名人千千万。每个朝代都有其闪闪发光、名扬千古的人,他们许是高高在上的明君贤臣又许是行遍世间的神医侠客......只要有人的地方,必有出类拔萃者熠熠生辉。提起元代,大多数人印象之中皆是昏聩无能的国君、苦难深重的人民以及落后的社会发展。但有那么一人,灼灼傲扬在中西天文学史上,是元朝最耀阳的一颗星。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郭守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研究领域涉及数学光学物理、农耕水利以及机器制造,且在这些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郭守敬一生做官做学者造福后人千千万,以毕生的精力创造了十多个当时的“世界第一”,可谓是强者之中的强者。
值得一提的是,郭守敬不仅是天赋型选手,更是勤劳派选手。众所周知,他73岁还在工作,勤勤恳恳不退缩。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自己不努力,就怕有天赋的人比你还努力。先生千古,郭守敬精神永存,后人当学习。愿我辈自强,当不负前人心血。
馆员碎碎念
2020伊始,我们以“历史上的今天”为切入点,为大家推荐相关书籍。如果大家有更好的书籍推荐,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您的意见将会成为其他读者的阅读指引,也将被纳入图书馆采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