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人间总被思量误,第三境界终不达

浏览次数:130

今日人物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 。

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后世将他谥为现代新史学的开山(郭沫若),推扬他为西洋哲学研究的第二人(蔡元培)、甲骨四堂之一(钱玄同)、词曲学研究泰斗。

 


今日故事


《流沙坠简》


鲁迅于一九二二年所写《热风 不懂得音译》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流沙坠简》是根据法国汉学家沙畹所编写的《斯坦因在东土耳其斯坦发现的中国文献》重新考订而成,是由王国维与罗振玉合著的。在《流沙坠简》之前,王国维写过一篇《简牍检署考》,并寄给沙畹,沙畹将他即将出版的书稿寄来。

 


简是剖竹为片,牍是削木为方版,通称为牒。近代发现简牍最著名的一次,是一九零八年,斯坦因在敦煌境内获得大量木简的一次。斯坦因在敦煌北的汉代长城遗址发现了汉简七百多枚,这就是著名的“敦煌汉简”,也就是震惊中外学术界的“流沙坠简”。斯坦因不懂汉文,他把获得的全部木简带回欧洲后,就交给他的法国友人沙畹代为考释。沙畹(1865-1918)曾以法国公使的随员身分在华。他在1895-1905年间译《史记》,发表了47卷,占全书三分之一。这位汉学家和他的弟子伯希和写过一系列关于中国考古和西域历史、地理的文章。一九三一年冬天,沙畹把他的书稿寄到京都,当时旅居在日本的罗振玉、王国维看后,认为有重加整理考订的必要。于是两人分工合作,小学、术数、方技部分由罗氏担任,屯戍部分则由王国维负责。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撰成《流沙坠简》一书,于1914年在日本出版。

 


王国维叙述其过程如下:“汉人木简,宋徽宗时已于陕右发现之。靖康之祸为金人索之而去。当光绪中叶英印度政府所派遣之匈牙利人斯坦因博士访古于我和阗于尼雅河下流废址:得魏晋间人所书木简数十枚。嗣于光绪季年先后于罗布淖尔东北故城得晋初人书木简百余枚,于敦煌汉长城故址得两汉人所书木简数百枚,皆经法人沙畹教授考释。……癸丑冬日,沙畹教授寄其校订未印成之本于罗叔言参事,罗氏与余重加考订,并斯氏在和阗所得者景印行世,所谓《流沙坠简》是也。”

 

 

今日欣赏


《人间词》&《人间词话》


”人间”是以哲学人生观的角度静观人生哀乐。《人间词》与《人间词话》,两者构成互相印证的关系。王国维词作的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而境界也正是《人间词话》所着力强调的。

从具体作品分析,王国维的词作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是对生命与灵魂的考问。他“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周策纵《论王国维人间词》),诗词中因此每每流露出哀伤的气息。如《采桑子》中言:“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发现人间的苦难,是与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人生相对立的境界,是人的觉醒。如此,“境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词表达的就是一种哲学境界,超越了伦理的境界。


王国维写词,艺术上追求的是意境两浑。实际上,有的词“意”颇突出,为人传诵。比如:《浣溪沙 山寺微茫》:“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磐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上片中微茫的山寺、飞鸟、半山、行云都可喻其高。有了这几个意象,下片的“高峰”的“高”字算有了着落了。“孤磐定行云”天上的行云,杂乱奔忙,犹如人间的凡人忙忙碌碌。“孤磐”的声音仿佛能使“行云”定下来。这是一种佛国似的清幽世界。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抬头望月,仿佛看到天眼也正向红尘中看望;这时才知道,在天眼里,也有晃动着的我可怜的身影。“天眼”显然是王国维用的叔本华的概念,指无欲之眼。“红尘”指的是“尘世”,“尘世”中充满忙碌、痛苦、世俗的争斗。忽然领悟到自己也是这样的“眼中人”,词意有一点怅惘、悲凉之感。

王国维论美学,推崇悲剧的美。《蝶恋花 辛苦钱塘》:“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趋东海。终古越山澒洞里,可能消得英雄气  说与江湖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

该词上片写钱塘潮的雄姿,辛苦钱塘,日日西流,日日趋东海,英雄气常在,词中充溢着难得的乐观情绪。但一转折却“几换人间世“。他巧妙地用伍子胥的典故,据传说,伍子胥助无望攻败越国后,多次进谏,注意越国报复。吴王耽于安乐,最后竟赐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命家人用被包裹尸体,投入钱塘水,以便早晚乘潮水涨落回来看吴王何时失败。词的结尾”伍子胥抱愤而死终究又怎么样呢?”含意是说人的社会理想最终也是不能实现的。但是,诗人对伍子胥之“愤”还是很同情的。

 


王国维通过词表达了自己品尝人间痛苦的生命体验,这样,词就有了深度。比如:《蝶恋花 落日千山》“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归人,不遣居人住。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他生,又恐他生误。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

这是一首悼亡诗。1907年夏,王国维得到夫人莫氏病危的消息,即赶回海宁,时已届弥留之际。“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夫人已不能说话,诗人再向她“往事悠悠容细数”,其中的滋味就更令人心碎了。既然不能说话了,就期望于说来世吧。其实,来世也说不清的。十日后,莫氏病故,王国维经历了一场中年丧妻之痛。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关于词学理论的一个关键性思想。“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界需要读者从艺术作品中直觉把握,王国维主张“不隔”,就是便于直觉领悟。“‘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境界全出一般理解成形象生动,形成一种引起人直觉的境界。直接是暂短的,王国维称之为“须臾之物”,但在艺术感受过程中又是不可缺少的。 

王国维是以哲学家的深邃、绝思进入张扬性灵的词学创作领域的。他的词具有哲理,他的词学理论自然就具有了新的哲学思想。尼采关于个人意志的天才理论,为王国维所欣赏和迷醉。词本身是个人意识、才气、思维的全部表达,无论是写景状物寄情,还是独抒心志,都是个人意志的体现。王国维突出“我”之有无,实际上要将词人的中心本位表现出来,强调此人在创作作品、欣赏作品中的独特感受、个人心悟。

 


“隔”与“不隔”

 


境界理论中,王国维首创了“隔”与“不隔”的概念,以论述审美意象,强调形象的鲜明和真切。

《人间词话》第36则,王国维说:
美成《青玉案》词(按:应作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就有隔雾看花之恨。

用“隔”批评姜夔,赞周邦彦。又在第39则词话中评姜夔的“隔”: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邪!

第40则词话论“隔”与“不隔”的区别: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波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 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话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41则词话,作者举写情写景“不隔”的例子加以说明: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今日荐书


馆藏代码
I207.23 ZW4.12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Z425.2 ZZ3.20 0217
馆藏地
屏峰特藏阅览室


馆藏代码
B84-53 ZW1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I207.411 ZW1.3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I206.2 ZW56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K825.4 ZX5
馆藏地
朝晖中文书库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K825.4=6 ZW6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朝晖中文书库
屏峰综阅室 


馆藏代码
K825.4=6 ZY3.1-2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员感悟

 


王国维一生为衣食奔走,从事过不少职业。报纸的校对工、门房的登记员、日语培训学校的庶务、日文英文翻译、新学堂教席、杂志的主编、图书馆的编辑、刊物的编辑主任、私立大学的教授、通志馆的分纂、国学院的导师。为了谋生而做学问,做学问而谋生,但王国维始终将自己的学问摆放在纯粹的境界中。作为一代大师,平生钻研学问而无穷尽,平日不介入政治圈子,不交权贵,不慕荣华,不图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虽交游不广,却与同时代之学术界人士有广泛接触,他还与日本、法国诸学者有很多的学术交流。学无专师,却能自辟户牖,勤奋钻研,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学术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萧艾. 王国维评传. 漓江出版社,2017.

2. 王晓清. 王国维图传.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3. 钱剑平. 一代学人王国维.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04-205.
4. 王国维.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9B%BD%E7%BB%B4/119039?fr=aladdin. 访问时间:20200519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