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有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而又政绩卓著的皇帝。他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在亲政之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征程。
今日人物丨清圣祖康熙
一、生于忧患 因祸得福
顺治十一年,还处在清朝入关初期,大清的国土因连年战火危机四伏,年仅十七岁的顺治帝正为指挥西南千里之外平定南明永历政权的战争和处理朝廷内部汉族大臣之间的党争忙得焦头烂额。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北京紫荆城景仁宫内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哭啼声,顺治帝又一个小皇子来到这个世上。因为朝局不稳,生母又为汉人,这个小皇子的出生并未让宫里显出丝毫的喜庆气氛,甚至在他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给他取上汉文名字。从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太后到玄烨生母佟氏妃子,乃至满朝文武百官,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不受重视的孩子,日后会继承皇位终成一代明君。
玄烨出生不久就被送到宫外抚养,幼年的玄烨不幸感染上了让当时所有人都闻之色变的恶疾—天花,但他竟然逃脱了死神的魔爪,奇迹般地康复了。也正是这次经历,身患天花不治身故的顺治帝,临终前选中了终身自带天花免疫的玄烨作为皇位继承人,因祸得福的玄烨从一位不受重视皇子摇身一变成了康熙皇帝。
八岁登上皇位的玄烨,从未承欢父母膝下一日,幸有来自祖母孝庄文皇太后的爱,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他幼小心灵上的感情空白,使他从懂事时起,就将祖母也视为最亲之人。很大程度上孝庄文皇太后的指导让他成为一代明君。
二、智擒鳌拜 平定三番
康熙亲政后,鳌拜等居高而自傲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康熙不甘于做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利用库布设下陷阱生擒鳌拜,重新夺回皇权。
康熙智擒鳌拜是康熙执政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自此康熙终于收回了多年以来旁落的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之后平定三番铺平了道路,清政府开始进入转危为安、又乱入治的新时期。攘外必先安内,自此三藩问题被康熙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降清明将,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三藩都身处要地,拥兵自重,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清廷分庭抗争,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成为了清王朝内部极大的不安定因素。三藩的存在就像三根扎在清朝心脏上的刺,随时都会对清朝的统治产生威胁。
在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康熙撤除三藩的形势下,康熙始终认为,三藩对大清早有不轨之心,如若不除,他日必反。于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力排众议,坚持撤除三藩,战争爆发。三藩的势力根深蒂固,而且十分强大,这过程可想是多么的艰难,但康熙做到了。此时的康熙才20岁。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虽然国家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破坏,但战争结束后,清王朝逐步开始走向强盛。这位年轻的皇帝,也在战后赢得了树立了威信。
三、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宝岛台湾在历史上就历经波折。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时,荷兰派人侵占台湾,并在岛上修筑了热兰遮堡,从此开始了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奉南明正朔(即承认南明的正统地位)。清朝屡次招抚,均被郑经拒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属内讧、台湾政局不稳的时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台湾府下设一府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派总兵官一员、兵八千,驻防台湾。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当时的大清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除了来自三藩的威胁之外,大清东边的沙俄都清朝也是虎视眈眈。东北地区是满洲人的故乡,也被视为清王朝的发祥地,对于俄罗斯的入侵行径进行了多次谴责和交涉无果,反而变本加厉。对此,康熙调动 ,坚持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在经过和沙俄的几次战争之后,沙俄才老实下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康熙皇帝在抗击沙俄、保卫东北边疆上作出的贡献,受到后世的好评,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五、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清朝初年,蒙古分裂为漠北、漠南和漠西三个部分,其中漠北、漠南早已归附清朝。漠西蒙古离清朝本土较远,本不足为患。康熙年间,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噶尔丹野心勃勃,在吞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后,又东进侵占漠北蒙古的地盘。他先是率军占领了喀尔喀,后来进军内蒙,最近的时候距离北京城400公里。面对这样的情况,康熙无法坐视不理,御驾亲征三次方平此乱。这个民族始终不愿驯服,从秦汉匈奴到明朝蒙古的民族难题,到康熙时才算得解决。
今日荐书|康熙大帝
馆藏代码
I247.53 4
馆藏地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馆藏代码
K827=49 ZW12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此书记载了康熙辉煌的一生,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位儿女最多的皇帝。他自幼勤奋好学,一生辛劳,励精图治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的后代留下了一个花团锦簇的江山。但可悲的是,他却没能在颂扬和痛哭声中含笑瞑目,而是死在对不孝儿子的盛怒中,死后更是有九龙夺嫡的手足残杀。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看到当他享有极权的同时,更是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艰辛和努力,更是高处不胜寒,一生孤独。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在你拥有一些东西的同时就得舍去一些东西。人生就是在不断选择,不断获得与失去的过程。
[1] 王惠敏著.康熙大帝全传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