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蓄志闯苍穹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舟一号……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返回舱试验舱,在中国文昌 发射场点火升空,我国载人 工程”第三步”任务拉开序幕。
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20世纪5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我国 工业的意见》,新中国导弹、 事业也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因种种困难直到1992年,中国载人 工程才得以正式立项实施。
自此中国 人用28年的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将中国千年飞天梦想化为现实,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发射载人飞船将 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推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中国 展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
硕果累累的中国载人
1.“神舟”飞船
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由神舟一号至十一号共11艘飞船组成。
1999-2002年,我国先后发射了4艘“神舟”系列无人飞船;
2003年神舟五号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试验任务;
2005年神舟六号将两名 员送入太空,中国载人 实现了“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
2008年神舟七号将三名 员送入太空, 员翟志刚完成了太空行走任务。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中国首次空间无人自控交会对接试验。
2012年神舟九号将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 员入太空, 员进入天宫一号。
2013年神舟十号完成首次应用性飞行。
2016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2.“天宫”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 工程第二步任务重点放在 器交会对接和 员空间活动等重大技术突破上。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发射升空,是一个功能基本完整、规模较小的实验性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分别与神舟八、九、十号飞船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了支持 员在轨中短期驻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结构示意图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发射,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先后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4次交会对接,成功支持2名 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突破掌握 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3.“天舟”货运飞船
“天舟”货运飞船是中国载人 工程”三步走”战略中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正式宣告中国 迈进”空间站”时代。
天舟一号任务分解图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 事业,建设 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 梦。从”一箭一星”到 “一箭多星”、从长征一号小型运载火箭到长征五号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多种试验、科学和应用卫星,从神舟载人飞船到天宫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从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到嫦娥三号落月探测,在迈向世界 强国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中国 人始终如一,带领着中国 事业走向新高度!
推荐书目
人文与艺术
索书号:V1 ZW3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索书号:K826.16=76 ZQ2.1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载人 器技术
索书号:V476.2ZY1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载人航天工程
索书号:
V4-49 ZW1.1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今日科普
“三步走”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 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 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重要讲话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老一代 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 工作者要以老一代 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 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 强国的伟大梦想。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