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天下:皇太极

浏览次数:590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满清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现今仅存最完整的两座皇宫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

努尔哈赤虽统一女真三部,给后金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土地,但留下的问题更是严重,有天灾影响,有民族矛盾,有阶级矛盾。努尔哈赤去世时留给后金的可以说是个“死棋”。继位的皇太极抓住明朝天启与崇祯朝交接而造成的关外政策转换的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愣是把这个死棋走活了。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皇太极。

今日人物丨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日故事丨多面皇太极

“慈善家”皇太极

他首先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总方针。安民的重点在安抚汉人。皇太极采取“编户为民”的政策,让一部分为奴的汉人恢复自由,成为个体农民。同时,把汉人从满人中分开,自立一庄,用汉人管理,以减少或杜绝满族贵族的直接压迫。

皇太极派人丈量土地,把各处多出来的土地归公,不许再立庄田。然后,下令将原来编为一庄赐给一个牛录——备御的十三个汉族壮丁加上七头牛,改为八个壮丁加上两头牛。将其余多出来的壮丁编为农户,安置到那些丈量后多出来的土地上去,恢复了他们自由农民的身份。并且派遣汉族官员前去管理。这样一来,既缓和了民族矛盾,又解放了生产力。


“农业专家”皇太极

安民首要在于养民。天命十一年八月,皇太极发布第一道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的谕旨,下令停止各种非生产性工程,以便让农民把主要精力用于农业生产。在这道旨意中,皇太极说:“村庄土地,各旗分拨已定,从今以后不要随便更改,可使百姓士卒各安本业,不要荒废耕种。”他还警告说:“滥用民夫,致妨农务者,该管牛录章京等俱治罪。”

天聪七年,皇太极向各牛录额真下达了一长篇指导农业生产的指示,在这个指示里,皇太极以一国之主的身份,既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又谈到怎样改进农业耕种技术。他还提到贫民的住房、耕种的种种困难,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随着一系列保护农业生产法令的制定和颁布,不到十年,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辽东境内农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粮食丰足,仓库充实,基本上改变了前些年的困难状况。由于有充足的存粮,天聪六年农业歉收,后金境内也没有发生饥荒。

“畜牧业专家”皇太极
畜牧业是仅次于农业的又一个重要生产部门。为了满足战争、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皇太极十分重视饲养牲畜,对养马尤为重视,诸贝勒将官之家,马匹成千上万,一般的士卒之家也有十多匹马。皇太极鼓励民众蓄养和繁殖马,并将马匹作为赏赐的物品,奖给作战立功或想作战立功的将士。他说:“无论是满洲人,还是蒙古人、汉人,只要他们愿意冲锋陷阵,争先登城,为国效力者,允许先来领马。有人考虑到领了马匹而不能立功,会被追查治罪,这个不用担心,只要有心报效,什么事不可为?有的或许顾虑以前没做过显著的成绩不敢领马,朕从不追究过去的事,以后做出成绩也不迟。凡愿领马的,都可以到兵部报名。”

皇太极的话传达了两层意思:一、后金需要效命沙场的勇士;二、马匹数量充足,有需要者尽可以领之。

“对外贸易专家”皇太极


皇太极还积极支持商业活动,并牢牢地控制了主要的商品交换渠道。他允许粮食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交易,但不允许哄抬物价。

为了打击投机商们,他命令八旗旗主各出粮一百石到市场上以平价出售,这种平抑粮价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与明贸易方面,尽管官方的贸易中断了,皇太极还是想方设法与明边境官员开展地方贸易。他多次派人到张家口等地,以后金出产的明珠、人参和黑狐、赤狐、貂等毛皮特产,换回金、银、绫、缎等急缺物品。这样几年下来,国库中各种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就丰富而充足了。

“火炮专家”皇太极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手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规模不大、水平不高。手工业者是从农业生产者中分离出来的,其制作仅限于日常生活用的小商品,供战争需要的也不过是刀、箭、矢之类。到皇太极时期,大力发展开矿,开办大型冶炼场。特别是从明朝方面得到先进技术,因而工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天聪五年,能够独立制造大炮,并在对明战争中发挥作用,是其手工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此之前,后金不能造炮,在与明作战时吃了不少亏。造炮远比制作弓、箭等武器难度大得多。从开采原料、冶炼到具体制造,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到皇太极时期后金不仅能够自己制造,而且数量很大。如崇德四年对明战争中,八旗军需要炮一万,火药五万斤,后金的手工作坊都能满足。这说明不仅是技术水平较高,而且生产规模也十分可观。

皇太极的“美丽新世界”

皇太极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与兄弟子侄及庶民共享安乐”的美好世界,这颇有些“乌托邦”的意思。尽管现实与理想总是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皇太极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为百姓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皇太极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扶持贫困而抑制富者敛财暴富上,力图缩小贫富差距。

今日荐书


《皇太极告诉我如何才能一步登天》
馆藏代码
K827=49 ZJ8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综阅室

片段赏析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满是歧途的长路,那么你是在路上阔步行走,还是误入歧途?怎么走?过怎样的人生?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只有自己才能赋予生命最佳的诠释。如果说人生是一块画布,那你就是那个握着画笔的人,有五彩缤纷的颜料供你尽情发挥,你就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要画出怎样的图案也由你自己决定。每个人都想要拥有成功的人生,然而成功需要规划、设计。制定人生规划是新时代的潮流,是现代人的课题,人生规划越早做越好。
皇太极继位之后的十年间,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他派兵征服了朝鲜,消灭了察哈尔蒙古,打通了不经由山海关可以随时入关的通道;他带兵威胁过明朝的京城北京,他让明朝两位著名边将袁崇焕、毛文龙走入历史。在后金汗国内部,他打垮了三大政敌:代善、阿敏与莽古尔泰,加强并巩固了汗权;他调整了满汉民族间的关系,礼敬汉官,重用汉儒,也大大改善了投降汉人的生活与社会地位,因而得到汉人的普遍支持;他又以宽广的心接受汉人文化,建立汉人制度的衙门,翻译汉书,设立汉文学校,举办科举考试,使传统的八旗制度进步为专制君主制。蒙古部族也多来归顺,特别是漠南蒙古,几乎成为他统治的范围;他强调法治,更定离主条例,并以明朝法典为治国依据,使满洲原始恶习渐被消除;他又重视发展经济,使后金生产力增加,手工业与技术之水平大为提高。皇太极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满蒙汉各族人民众望所归的人,也使他的权力与威望提升到至高的境地。"

——《皇太极告诉我如何才能一步登天》


《天聪可汗 皇太极》
馆藏类别
电子图书
馆藏地
中文数字资源
超星数字图书馆

馆员感悟

善谋者顺势而兴,不谋者因势而亡。谋略,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永恒经典,却常用常新;它源于战争、政治斗争,又关乎人类生活生存的点滴。谋略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需要动用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创造出一种可以制胜的条件,谋略所追求的效果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皇太极能成其帝业,和他善用谋略是密不可分的。及时改变,顺势而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