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鲁迅眼中的“洋场恶少”,现代文学史上最“隐”的文学家!

浏览次数:1246

今日人物丨施蛰存
(1905.12.3-2003.11.19)


施蛰存,浙江杭州人,原名施德普,中国现代派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人物生平

1905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水亭址(水亭子)。

1923年:入上海大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1927年回松江任中学教员。翻译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和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的《倍尔达迦兰夫人》。

1928年: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等小说、新诗。1930年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底头》。

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发表《创刊宣言》、小说《残秋的下弦月》、散发《无相庵随笔》等。短篇小说集《李师师》出版。

1935年:应聘上海杂志公司,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主编《文饭小品》六期,编纂《晚明二十家小品》,译德国小说家格莱赛《一九〇二级》,译美国里德《今日之艺术》出版。

1939年:任教云南大学,编撰《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1943年任教厦门大学,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1952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61年编撰《後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宋金元词十遗》。1974年撰作《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1978年撰着《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法国散文诗十篇》。

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

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今日故事丨施蛰存的几个侧面

01
洋场恶少


很多人获知“施蛰存”这个名字,大概是借助鲁迅先生的杂文。他以“洋场恶少”和“叭儿”的身份,赫然列入长长的鲁氏骂人名单里。但是直到多年以后我们才能明白施蛰存的价值,他不是一个可笑的反面角色,而是一场革命文豪制造的误会。施蛰存也自嘲说:“十年一觉文坛梦,赢得洋场恶少名。”“洋场恶少”是鲁迅给施蛰存的命名,因为这个命名,施蛰存几十年吃尽了苦头,随后销声匿迹这是鲁迅所始料不及的。这是人们对施蛰存的误会之一。


事情发生在1933年10月,起源于鲁迅与施蛰存关于《庄子》与《文选》的论争。论争之前,施蛰存与鲁迅曾有过很友好的交往,如1929年共同商量拟定了一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由“第一线书店”出版。施蛰存还为鲁迅所译的卢那卡尔斯基著作中插图的铜版画像制作尽心尽力。

1932年11月,施蛰存主编的《现代》为鲁迅的“北平五讲”开辟专栏,为弄到照片资料四处奔波。1933年2月,施蛰存在《现代》冒险刊发了当时其他编辑部不敢刊发的鲁迅重要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因为他“舍不得鲁迅这篇异乎寻常的杰作被扼杀。”

在《现代》时期,施蛰存经常给鲁迅写信约稿,《现代》上发表了鲁迅的很多重要文章。《庄子》与《文选》的论争,开始也只是读不读古书之争,但在争论中,都有些言重并且双方都“挥拳”和“闹意气”。鲁迅称施蛰存是“遗少群”的“一肢一节”,是“洋场恶少”。施蛰存对鲁迅也有些不敬,明知“丰之余”是鲁迅还要说些不敬的话。但鲁迅对施蛰存也有成见,怀疑他向国民党献策,说他“以此取悦当道。”

1934年7月,《申报》杂文专栏“谈言”上发表署名“寒白”的文章:《大众语在中国的重要性》。鲁迅看了这篇文章后,于1934年7月17日写信给徐懋庸说:“十之九是施蛰存做的。但他握有编辑两种杂志之权,几曾反对过封建文化,又何曾有谁不准他反对,又怎么能不准他反对。这种文章,造谣撒谎,不过越加暴露了卑怯的叭儿本相而已。” 说“寒白”是施蛰存,只是鲁迅的猜测,文坛也一直没人去将此事澄清。但是施先生在多年以后亲口回应:“不是,我根本没有写过这篇文章,也从来没用过‘寒白’的笔名。”

既然“寒白”不是施蛰存,那么,“造谣撒谎,暴露了卑劣的叭儿本相”的人也不是施蛰存了。我们应当为施蛰存平反。

 

02
南施北钱


要说学术声誉,施先生与海内外学界所仰慕的著名学者钱钟书齐名,人称“南施北钱”,南有施蛰存,北有钱钟书。


将他们相提并论,不仅仅因为他们是集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大学教授于一体的文学大师,学界泰斗,还因为他们都是学贯中西、通今博古的智者,他们还存着相同的品格: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但又持之以恒地为丰富中国文化而探索追求。

然而,因为他们性格秉赋和人生观的差异, 两人对待文学和对待人生又有诸多的不同。他们用不同的文学方式, 创造并丰富着中国文化。

首先,他们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和超前的现代意识:他们都是跨地域、跨时代的世纪文化人物,他们一辈子都在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接轨而辛勤耕耘。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其次,他们都是酷爱读书的人,他们的博学是读书读来的。

第三,钱钟书和施蛰存都重视翻译,这是因为他们都有着高瞻远瞩的世界主义的文化视野和开放眼光。施蛰存的翻译工作与他的创作是同步的,他的翻译工作贯穿他的一生, 翻译外国文学近一千万字。  

 

03
施蛰存的“隐”


施蛰存的隐,只是淡泊名利, 与世无争, 但施蛰存对现实生活还是积极参入的。


施蛰存在1950年到1958年从事文学翻译,被戴上右派帽子之后,他便开始把玩金石碑刻,文革后又专治古典诗词,在那里默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严。

他毕生洁净,没有那些遍及整个知识群体的道德污迹。文革爆发后,施先生被批斗,在里弄示众,抄家六次,一直到1976年,《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还刊登了《一场反翻案反倒退的斗争—鲁迅与施蛰存的论战》来批施蛰存。施蛰存陷入完全的孤独,当年三四十年代在上海文学上的朋友,对他,全都避之不及。比如,迫于自保,他的老友沈从文1968年也写了与施蛰存撇清关系的文章《关于施蛰存事》。

施蛰存终身不言政治,甚至很少公开谈论道德。但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他却意外地吐露出抗争的心迹。他盛赞扬傅雷反抗暴政的刚直性格,声言自杀就是对其刚直品德的自我塑造。施蛰存在结尾写道:“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不仅是对傅雷的评价,也是追思者自身的信念。

施蛰存的外柔内刚的卓越品格,在对故人的追思中不慎泄露,犹如一道犀利的闪电,照亮了光线昏暗的文坛。

今日荐书丨施蛰存作品

馆藏代码
I217.1 ZS5 1-10

馆藏地
朝晖中文书库
 屏峰中文书库 

《施蛰存全集·十年创作集》主要内容包括:扇、上元灯、周夫人、旧梦、桃园、渔人何长庆、栗·芋、闵行秋日纪事、诗人、宏智法师的出家、将军的头、鸠摩罗什、将军的头、石秀、阿褴公主、梅雨之夕、在巴黎大戏院、魔道、李师师、旅舍、宵行、薄暮的舞女、夜叉、四喜子的生意、凶宅等等。


馆藏代码
I217.62 ZS5

馆藏地
朝晖中文书库
 屏峰中文书库 

《施蛰存精选集》是200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本书收录了施蛰存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鸠摩罗什》、《将军的头》、《石秀之恋》等,以及散文《书相国寺摄景后甲》、《寓言三则》、《谈日记》等。

片段赏析


风景真好,长久住在都市里,从没有看见这样一大片自然的绿野过。那边一定是个大土阜,隆起着。如果这在中原的话,一定有人会考据出来,说是某一朝代某王妃的陵墓的。那么,一定就有人会去发掘了。哦,以后呢?他们会发现一个大大的石室,中间有一只很大的石供桌,上面点着人脂煎熬的油灯。后面有一个庞大的棺材,朱红漆的,当然,并且还用黄金的链吊起着。还有呢?他们就把那棺材劈开来,是的,实演大劈棺了。但是并没有庄周跳起来,里面躺着一个紧裹着白绸的木乃伊。古代的美貌王妃的木乃伊,曳着她的白绸拖地的长衣,倘若行到我们的都会里来,一定是怎样地惊人啊!……惊人?还不止是惊人,一定会使人恋爱的。人一定会比恋爱一个活的现代女人更热烈地恋爱她的。如果能够吻一下她那放散着奇冷的麝香味的嘴唇,怎样?我相信人一定会有不再与别个生物接触的愿望的。哦,我已经看见了:横陈的白,四围着的红,垂直的金黄,这真是个璀璨的魔网!”

    —— 引自章节:魔道


    “看下面北四川路上和苏州河两岸行人的纷纷乱窜乱避,只觉得连自己心里也有些着急。他们在着急些什么呢?他们也一定知道这降下来的是雨,对于他们没有生命上的危险,但何以要这样急迫地躲避呢?说是为了恐怕衣裳给淋湿了,但我分明看见手中持着伞的和身上披了雨衣的人也有些脚步踉跄了。我觉得至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纷乱。但要是我不曾感觉到雨中闲行的滋味,我也是会得和这些人一样地急突地奔下桥去的。何必这样的奔逃呢,前路也是在下着雨,张开我的伞来的时候,我这样漫想着。美丽有许多方面,容颜的姣好固然是一重要素,但风仪的温雅,肢体的停匀,甚至谈吐的不俗,至少是不惹厌,这些也有着份儿,而这个雨中的少女,我事后觉得她是全适合这几端的。她是在估量我这种举止的动机,上海是个坏地方,人与人都用了一种不信任的思想交际着!”

—— 引自章节:梅雨之夕


    “要训练到他的武士不怕死,是可以的;要训练到他的武士尽忠于大唐皇帝,也是可以的;独于要训练他的武士不爱财货,那是绝对地不可能的。将军说着这样的含着十分的暗示性的话,部下的骑兵居然一声也不响地退去了。将军很懂得他的部下,如果要用名誉和法律等话来禁约他们的越规的行动,真是不会有一点效力的,即使看见了树上的同伴的首级,也不会有一点感动的。惟有暗示着打败了吐蕃可以任凭他们去奸淫掳掠,于是,想起了眼前就要到手的大幸福,对于这样的小镇自然没有一个愿意染指了。” 

—— 引自章节:将军底头


施蛰存其他作品推介

 

短篇小说集
《江干集》(1923年)、《上元灯》(1929年)、《李师师》(1931年)、《将军底头》(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善女人行品》(1933年)、《小珍集》(1936年)、《四喜子的生意》(1947年)

 

 


散文集
《灯下集》(1937年)、《待旦录》(1947年)、《枕戈录》(1992年)、《卖糖书话》(1997年)、《沙上的脚迹》(1994年)、《散文丙选》(1998年)、《云间语小录》(2000年)、《北山散文集》(2001年)

 

 


编译作品
《匈牙利短篇小说集》(1936年)、《波兰短篇小说集》(1936年)、《劫后英雄》(1939年)、《丈夫与情人》(1945年)、《妇心三部曲》(1947年)、《荣誉》(1952年)、《轭下》(1952年)、《征服者贝莱》(1957年、1958年)、《恋爱三味》、《外国文人日记抄》(1995年)

 

 


学术著作
《唐诗百话》(1987年)、《水经注碑录》(1987年)、《词学论稿》、《历代词籍序跋萃编》、《词学名词释义》(1988年)、《北山集古录》(1989年)、《金石丛话》(1991年)、《文艺百话》(1994年)、《宋元词话》(1999年)、《北山谈艺录》(1999年)、《北山谈艺录续编》(2001年)、《唐碑百选》(2001年)、《品唐诗》(2015年)

 

 

诗集
《北山楼诗》(2000年)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