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梵宫

浏览次数:517

01
今日主题丨雪域梵宫


白宫红殿湛蓝天
盖世高原气万千

 

             ——布达拉宫赞歌

人们都说,西藏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布达拉宫则是人间通往天堂的阶梯。这片被太阳眷恋的土地,因为这座凝聚无数藏族人民智慧的古老的宫殿而显得威严与神秘。

当人们走进布达拉宫,就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厚厚的宫墙内是犹如迷宫般的廊道和金碧辉煌的殿堂,繁星般的酥油灯,照亮的不仅是神界与人间的桥,也照亮了今世与来世的路。

布达拉宫让每一个去过的人都有一次新的体验与收获,今天就让我们怀揣虔诚的心,走进这座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千年古堡。


02
今日故事丨布达拉宫

雪域赞普送给中原公主的礼物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在拉萨西北,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殿宇,称之为“红山宫”。后因雷击和战乱遭严重破坏,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之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宗教事务,红宫的东侧是白宫,是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


红、白、黄三色梵宫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总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外观13层,实则为9层。人们在数十里外就能看到它层楼高耸、金光灿烂、巍峨壮观的雄姿。布达拉宫依山垒砌,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金碧辉煌的金顶,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以及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受藏族传统审美和宗教观念的影响,西藏建筑在色彩运用上表现出其独特的风貌。藏族人民喜爱白色,崇尚红色,故在生活和建筑上运用红、白两色居多。布达拉宫外部的用色强调对比和反差,外观基本上呈红、黄、白三色,并各有其传统寓意。大部分墙面以白色为主,这是布达拉宫色彩的主基调,在蔚蓝的天空和群山的映衬下十分耀眼。红宫墙面选用含蓄而凝重的红色,富丽堂皇,这就形成了宫墙红白相间的基本画面。再加上宫顶金碧辉煌,这红、白、黄三种颜色分别象征着庄严、和平和权势。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世界屋脊的聚宝盆

如果说建筑上的奇伟在于布达拉宫与山体的完美结合,那它就仅能从外观上去欣赏。但事实并非如此,布达拉宫的内部建筑和室内装饰恰恰给人以更多地震撼和遐想。雕塑、壁画、唐卡都是布达拉宫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达拉宫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宗教神话和佛经故事题材的壁画,也有表现历史人物及其生平时间的壁画,还有表现建筑、民俗娱乐活动等富于生活气息的内容。

在这些壁画中不仅可以领略到藏传佛教艺术的神秘与威严,又可回顾西藏人用画笔记载的文成公主进藏、五世达喇喇嘛觐见顺治皇帝等重大历史场景,还能欣赏到西藏人民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载歌载舞的欢庆场景、热闹欢腾的运动场景以及虔诚供奉的祈祷场景等。

布达拉宫壁画如同一本斑斓的西藏通史,向人们展示着古代藏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以及西藏悠久而神秘的文化。

最甜蜜的宫殿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持布达拉宫的威严壮丽,每年布达拉宫都要进行一次粉刷工作。时间是每年的藏历九月,而且必须要在藏历九月二十二之前完成粉刷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墙体。

粉刷工作会从白宫开始,接着刷红色、黄色,最后会粉刷窗户的黑色边框。白、红、黄、黑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白色代表和平;红色代表权威;黄色代表繁荣;黑色则代表威严。

布达拉宫之所以被称作“最甜蜜的宫殿”,是因为粉刷的涂料中会加入牛奶、白糖、蜂蜜、藏红花等。例如白宫的白色涂料中会加入适量牛奶和白糖,在红土中也会加入蜂蜜、红糖、牛皮胶等。这样能增加涂料的粘性,待来年雨季到来之时,涂料不易脱落。布达拉宫的这种换装传统已持续了300多年。


会抓箭的墙

去过拉萨的人,除了惊叹于布达拉宫的雄伟,也会被布达拉宫鲜艳的红墙所吸引。而这红色的墙就是西藏独有的白玛草墙,也称“抓箭墙”。这种墙不仅能抓箭,还有着减轻墙体重量和保暖的效果,而且经久耐用。白玛草本身是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小捆染上赭红色,这就是白玛草墙。由于白玛的作用,可以把建筑物顶层的墙砌的薄一些,从而减轻墙体的重量,这对于高达13层的布达拉宫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柽柳采集不易,加工难度较大,所以只有藏式宫殿或贵族庄园等高规格建筑才能使用,是藏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载歌载舞“打阿嘎”


“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修筑方法,利用西藏特有的“阿嘎土”与碎石、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如果你有幸看见一群藏族人民手执木夯,分成两组,起彼伏地唱着劳动歌,歌声统一着步调,木棒夯土的声音就是节奏,一轮又一轮地劳作,这就是“打阿嘎”。

在拉萨八廓街老城区或者各个寺院都可能碰到“打阿嘎”,它的魅力有多大,有人说在《新华字典》里也找不到形容它的词汇。离得远是一种空灵,走近了又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感动。


西藏旅行路线推荐

西藏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它以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宗教特色和淳朴的民俗民风,成为国内独树一帜的旅游胜地。西藏的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冬日是冰雪漫天的寂静世界,春日是粉黛银妆的世外桃源,夏日是雨霁天晴的流光灿漫,秋日是瑰艳奇幻的彩色森林。

拉萨---日喀则---拉孜---樟木线:这是一条传统的黄金线路。首先会到达西藏的圣地—拉萨,在这里有威严的布达拉宫,还能看到终年积雪的唐古拉山,也能看到波光粼粼的纳木错湖。随后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也拥有众多美景:有扎什伦布寺的辉煌咬目,也有班禅新宫的富丽堂皇,还能看到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交汇的河谷风光。古朴庄重的萨迦寺里有着精美的壁画、神秘的唐卡和密如蜂房的藏书阁。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在这条线路中。让我们远离城市喧嚣,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感悟不同的人生。

03
今日感悟丨来自文物的诉说

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雪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它有着走不完的佛殿、厅堂、数不完的佛像、灵塔,还有看不完的壁画、唐卡,阅不尽的经卷、文书。这些灿若星河的文物,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百年的沧桑巨变。布达拉宫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可以亲身体验藏文化的奇特意境,欣赏璀璨的艺术珍品,感悟精神世界里的纯洁与宁静……


04
今日荐书
《雪域梵宫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馆藏代码

K928.75 ZG4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三层)

噶特才让编著的《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华夏文库》丛书之一。书中介绍的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之上,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初建于7世纪,是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曾是西藏政教合一权利的中心。它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宫殿,是藏族人心目中最向往的神圣之地,每天来朝圣的民众络绎不绝。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广大读者去领略西藏最雄伟的圣殿——布达拉宫。


参考文献:
[1]王刃.藏语:西藏人文地理传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2]尼玛达娃.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6
[3]噶特才让.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1
[4]赵鑫宇.我所见所思的布达拉宫[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2017年4月刊 总第162期)[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7:7.
[5]胡琦,吕超,熊坤新.布达拉宫建筑的伦理意蕴[J].青藏高原论坛,2014,2(03):124-128.
[6]孙琳.布达拉宫的壁画艺术[J].美术观察,2014(08):111-114.
[7]郭树林.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布达拉宫[N].中华建筑报,2011-11-25(006).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