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读书节 | I want —读书斋 · 几架诗书乐韶华

浏览次数:71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

    当厌倦了政治的黑暗与社会的争斗,躲进小楼成一统,吟诗作画,烹茶抚琴,“雪夜闭门读禁书”,或是两三同好,“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消遣和休息。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有给自己的书房命名的习惯,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宅家期间,就让我们走进文人墨客的有趣书房,一起去探寻其中的日月天地吧。

 

 

 

归来堂

 

       李清照夫妇的书房曰“归来堂”,“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曾对李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曾在故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

       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是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

 


陋室

 

    刘禹锡为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陋室”,并写了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书斋虽小,但青苔掩映,素琴悦耳,更有主人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又“何陋之有”?

 

 


聊斋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

    
    所谓“聊”就是交谈,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设了一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当时他就专门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之后记录下来。

    
    “志”就是记录,“异”当然就是指所记录的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便由此而生。

 

梦溪园


    沈括的庭院命名为“梦溪园”,据说他三十岁时,常梦见一风景秀美之地,花木如覆锦,流水澄澈悦目,心中十分喜爱。几年后沈括路过镇江,见到一片园地,觉得宛若梦中所游之地,于是举家移居于此。

    建草舍,筑小轩,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庭院命名为“梦溪园”。

 

 

    沈括晚年在梦溪园里潜心撰著,完成了包罗他毕生科学研究结晶的不朽著作《梦溪笔谈》,成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有屋一间,无论大小,
一桌一椅一卷书,
一灯一人一杯茶,
便有了于日常中安顿心灵的所在。

那么,
就让我们在阳光正好的午后,
捧起一本书,
轻啜一口清茗,
任凭自己融化在微醺的阅读时光里吧。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