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到又一个时代⋯⋯我们今天所叫做生活的,过后它便是历史。”
——《彼此》林徽因
◆ ◆ ◆ ◆
今日人物丨林徽因
(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一听名字便也知其是一位温润尔雅,婉转有仪的人。人们的眼光大多聚焦在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与感情纠葛。却不曾想到林先生与梁先生创办清华,东北两所大学的建筑系。也鲜有人知晓悬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徽亦是出自林先生之手。林先生通晓诗词文章,更是精通测绘勘验。她提携萧乾进入文坛为人称赞,无数的才子亦被她所倾倒。她便是一个传奇,却又显得格外真切。
林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在幼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中林先生的祖父林孝恂与林先生的父亲林长民给与林先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林长民赴欧考察时,决定带上年仅十六岁的林先生。
林长民希望林先生通过这次考察“增长见识”,领悟“胸次怀抱”。在欧洲学习的经历也使得林先生有了别样的思想。23 岁的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受业于 G.P. 帕克教授工作室,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的学生,她少女时代所受的多方面的教育和素养时不时会成为她的思想、实践、创作中的“神来之笔”。
林徽因赴欧学习
林先生贯通中西文化。既拥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悠久厚实的文化素养与人文体验,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自主开拓的精神。力求突破前人窠臼,从而获得更加宽阔的视野。这一理念也成了文学创作的枢纽。而中西文化的交融更使得林先生在作品的特色上别树一帜。闻一多先生曾经倡导新诗格律化,提倡“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林先生在日后的创作中也不自觉地遵顺着“三美”的理论。
林先生最初受到新月派尤其是徐志摩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在《诗刊》上发表诗歌而进入文坛。后更是创作了例如《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那一晚》、《激昂》、《一首桃花》、《窘》等脍炙人口作品,都无一不表现着林先生的思想与特色。第一个短篇小说《窘》完成后,徐志摩给了林徽因“inspiring friendship and love”的评价。
林徽因的家庭沙龙
除了文学创作外,人们探讨林先生避开不了的就是“太太客厅” “太太客厅”所指冰心于 1933 年 9 月发表的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林先生自己也曾今对“太太客厅”对号入座。
她的沙龙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却对当时的文化、文学圈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参加的人大多是当时具有影响力的人,援引《我们太太的客厅》中的话就是“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沈从文,金岳霖等人都是太太客厅的常客;二是林徽因重视提携后生,经常发掘一些新人,邀请到客厅闲谈,不恰当地说“太太客厅”如同龙门一般,进入太太客厅的人便也算迈入了文坛。在这一点上,萧乾等人便是如此;三是林先生在举行“太太客厅”期间,也参与了当时大公报举办的一些活动。
这些因素杂融在一起。使得“太太客厅”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关于对待《我们太太的客厅》的作者冰心的态度上,林先生曾经表示既是朋友,同时又是仇敌。更有坊间趣事一则:林先生当时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时叫人送给冰心吃用。传言虽不可考究,但其实所展现的趣味,却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林徽因与梁思成
比起林先生的文学成就与太太客厅,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是林先生与梁先生在建筑与设计上所取得的成就。梁先生与林先生正所谓佳偶天成,伉俪情深。更被冠以“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称号。成为了一段美谈。并且在建筑业上,林先生与梁先生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林先生与梁先生先后创建了清华东北两所大学的建筑系。在当时相关人士的邀请下梁林夫妇加入了营造学社,致力于解读《营造法式》。并曾经从1930年至1937年,营造学社成员在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带领下调查了中国北方100多个县城的2000多处古建筑。建立了西方现代建筑考察测绘与中国传统文献学相结合的二元史学的研究方式,创立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方法!
营造法式
1932年,这个极不安定的年代,在整个中华大地风雨飘摇的环境之下,梁先生与其弟梁思达进行大致的研究测绘。在32年以后,也就是1964年,梁先生与林先生又再次对于独乐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测绘。这也使得独乐寺举世闻名。
林先生曾四访山西,并对古建筑进行了相应测绘。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林先生并未怨艾,反而甘之如饴。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测绘了多座古建筑。
林先生曾在第一次勘探山西时,曾经感慨“现在唐代木构在国内还没有找到一个!”而梁先生则并不气馁,认为一定有建筑免受战火的硝烟,于中华大地上屹立不倒,所以对林先生说“中国必有唐代木构存世”。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敦煌壁画五台山图的提示下,第四次勘探终于发现了这座见证了岁月的史诗的佛光寺。梁先生的执著也有了回报!梁先生更是在《继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上充分肯定了其价值与意义。说“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提名墨迹,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宝也”。发现佛光寺也打破了国外对于国内没有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论,给予了民族的自信心。
梁思成手稿
建国以后,林先生又参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之中。在往后,纵然林先生身患重病,声音沙哑。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林先生对着项目负责人大声谴责,“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尽管牌楼街已然被拆除。但林先生的怒斥却令无数中国知识分子为之动容。
林先生虽然早已逝去,但其风容,却长存于世。
我思来想去,发现林先生如此多面立体,并非能用数个词语所形容。便用一对对联,来寄予幽思,正是“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今日荐书丨《你是人间四月天》
馆藏代码
I226 ZL22
该书收录了林先生的经典散文与诗歌。林先生身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中,因此也具有古典女性的矜持和现代女性的知性,这些都体现在其写作风格上。林先生的诗歌善于委婉的意象,颇具有典雅含蓄的意境。
写作风格深受新月派的影响,使得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兼容并蓄。在细腻的感情之中,仍能体验到由理性主导的脉络,使得诗歌架构更加具有层次感。通过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遵守的“三美”,将建筑美,音韵美,绘画美相互结合,勾勒出一幅幅用语言织就的画卷,显得清逸空灵,自然隽永。阅读本书,便如同于静夜漫步于江滨,凝视着江中的一泓月光,使人内心宁静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