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远航
1405年—1433年
今日人物丨郑和
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1371年 - 1433年 ),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创造永乐盛世的皇帝)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 (又作“三宝太监” ),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今日故事丨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论功行赏,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郑和,成为内官监太监。郑和从小就对航海感兴趣,总想着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到海外去。郑和也很有外交才能,曾出使暹罗(泰国)和日本,所以当明成祖决定派人出使西洋时,便第一个想到了郑和。
1405年7月11日,郑和的远航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活动。
郑和的船队共有二百多艘海船,两万多名船员。其中最大的宝船,能容纳上千人。
船队一路南下,每到一地,郑和就代表皇帝拜访当地的国王或将领,向他们赠送礼品,并用船上的丝绸、瓷器等交换当地特产。
在明成祖的大力支持下,郑和又进行了五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岸。
在大明永乐朝期间,郑和下西洋,朝廷中就有人以财力不支为由加以反对。但是,永乐皇帝以宽广的眼光,过人的智慧,意识到国家的发展有赖于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于是郑和航海事业有了一个坚定的支持者,使得郑和完成六次不可思议的远航。郑和的船队一次比一次走得更远,实现着永乐皇帝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郑和下西洋,打开了友谊的大门。海外各国纷纷派使节前来,明成祖都予以热情接待。
明宣宗继位后,郑和又进行了一次远航。在回程途中,他因病去世,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 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片段赏析
《漂洋过海中国梦·郑和下西洋》
无敌舰队
来自全国各地的船匠日夜赶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成了200多艘大海船。
其中,最大的船是宝船,有139米长,56米宽。有个现代人开玩笑,宝船上可以开100米跑运动会啦!此外,还有不同功能的各种船只,比如装运战马的马船、装运粮食的粮船、装载人员货物的坐船,还有保护船队的战船。
《漂洋过海中国梦·郑和下西洋》
海上历险
在几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还遇到过一些激烈的战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赠送了许多礼物给明朝,表示两国修好。但郑和发觉亚烈苦柰儿居心叵测,不怀好意,遂告离开。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国时,又经过锡兰山国。贪心不足的亚烈苦柰儿见郑和船队装载了大量金银,就虚情假意将郑和一行让到驿馆中歇息,盛宴招待之后,他就派人去驿馆向郑和索取财物,郑和等人当时未给,派去的人悻悻而归。
亚烈苦柰儿因此恼羞成怒,暗地里发兵准备去劫夺郑和的船队。他调集5万兵马,计划劫掠船队,并在郑和一行人返回的路上,假设滚石檑木,企图阻断郑和的后路,并置郑和等人于死地。
郑和临危不惧,他详细地分析了敌情,指挥若定。郑和兵分两路抗敌,一路是小股部队绕道潜回总部驻地,通知船上的士兵做好准备,一旦敌人劫船,要顽强死守,不得有失;另一路由郑和亲自率领2000多人,趁敌人攻打船队,城内空虚之机,按原路返回,来个回马枪,出其不意攻击锡兰国都城。郑和率领的攻城部队人数虽少,但个个骁勇善战,不久城就被攻破。郑和生擒亚烈苦柰儿国王及其家属头目。
《漂洋过海中国梦·郑和下西洋》
航程中的美丽传说
现在,关于郑和船队,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一个晚上,月亮低垂着眼帘,一点星光斜在她的腮上,雅加达的海岸上海风习习,灯光浪漫的,一场盛大的晚会欢迎郑和船队的将士、水手们。能歌善舞的雅加达女孩们翩翩起舞。晚会结束后,大家意兴盎然地回到船上休息。可是,第二天就要出发的时候,郑和被两个年轻人拦住了。一个,是昨晚起舞的女孩,另一个,是船上的厨师。他们一见钟情,厨师希望留下来和自己心爱的人成家。郑和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后来,这两个相爱的人去世了,当地的人把他们的墓视作圣墓,因为,据说在墓前许的愿望常常能够实现。
《郑和下西洋趣闻轶事》
麻将传奇
郑和船队常年在大海上航行,每天看见的除了蓝天就是大海,偶尔看见几只海鸟掠过,水手们都会像孩子般那样高兴。
中世纪的时候,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话,更没有电视机,海上单调枯燥,寂寞时间长了,将士和水手们思念家乡和亲人。因此精神萎靡,抑郁寡欢,少数人甚至忧郁成疾、思维混乱、能力下降,导致船队整体状态降低。
所以郑和即令部下研究“娱乐身心麻醉将士之术”。于是,船队航行中没有任务的时候将士们就把家乡赌技中的麻雀牌、小牌、叶子戏等加以融合互补,利用船上备用的竹子做成竹牌,放在吃饭桌上供四人娱乐,多人旁观,在茫茫大海中的航行之余藉以消磨时光。
至今,我们还可以从麻将中发现许多当年航海的痕迹。
因等候季风焦急期盼,麻将中添入了东南西北风;将士中北方人多,以面制品为主食,麻将中出现了一到九饼;水手们经常捕鱼改善伙食,麻将中出现了一至九条;想念家乡红日照耀中原故土,牌中出现“红中”……
由此麻将流传开来,堪称传奇。
今日荐书丨郑和主题书籍
1
《郑和下西洋》
类别
电子书
馆藏地
读秀学术搜索
2
《郑和下西洋趣闻轶事》
类别
电子书
馆藏地
读秀学术搜索
今日感悟丨际天而行
从1405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永乐三年开始,此后29年间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大规模的舰队七下西洋。当时的场面浩大,盛况空前。明代人的记载是“维艄挂席,际天而行”,就是掌着舵,扯着帆,向着天边开去。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之大是十分惊人的。郑和组建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最大的混合远洋舰队。200多艘船,分为宝船、战船、粮船、水船、马船,都是按不同用途,分类建造。富丽堂皇的宝船,不仅体型巨大,尺寸最长,而且容量最多,船身长100余米,宽十几到几十米不等。如此巨大的舰船,在世界木船制造的历史上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水平,在当时简直就是 母舰一般的存在。
郑和统领下西洋船队的人数也是叹为观止,史料有记载的几次,人数都在两万七千以上。人员专业种类齐全,分工细致明确。其中有官校、旗军、勇士等 人员,有火长、舵工、水手等驾驶船务人员,有铁锚匠、木艌匠、搭材匠等维修人员,还有通事、买办、书算、医士等各类办事人员。
郑和七次下西洋,遍历亚非30余国。南至爪哇,西北到波斯湾和红海,最西到达非洲东海岸。主要航线40余条,航程十万余里,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它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早了将近一个世纪。
郑和是为人类和平友谊贡献一生的伟人,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增加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和联系,彰显了国威,传播了中华文明,影响深远。
END
本文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郑和 [EB/OL].(2006-04-13) [2020-06-2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92%8C/118869?fr=aladdin
[2] 田群丽编著.郑和下西洋[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6
[3] 叶王蓓编著.漂洋过海中国梦 郑和下西洋[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2]赵志刚编著.郑和下西洋趣闻轶事[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