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洪昇
洪昇(1645年8月21日~1704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历经二十年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之功名,其诸多好友亦受牵连。
洪昇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戏曲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今人辑有《洪昇集》。
人物故事
洪昇于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一(公元1645年8月21日)出生时,全家正在逃难之中,满月后才回到城里。洪姓是钱塘的望族,世代书香。其父之名不可考,好读书,喜谈论,出仕清朝。外祖父黄机,康熙朝官至刑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洪昇少年时期,曾受业于陆繁弨、毛先舒、朱之京等人,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也受到他们遗民思想的熏染。他学习勤奋,很早就显露才华,15岁时已闻名于作者之林。20岁时已创作了许多诗文词曲,受到人们称赞。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七月,他与舅父之女黄兰次结婚。四年后,赴北京国子监肄业。因未得官职,失望而归。为了衣食而到处奔波。27岁前后,遭“天伦之变”的家难,为父母所不容,被迫离家别居,贫至断炊。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冬,他再度前往北京谋生。两年以后,他的诗集《啸月楼集》编成,受到李天馥和王士祯诸名流的赏识和培养,诗名大起。卖文为活,而傲岸如故,“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徐麟《长生殿序》),对现实颇为不满。徐嘉炎在《长歌行送洪昉思南归》中说他“好古每称癖,逢人不讳狂”。尤侗称他:“洪子既归,放浪西湖之上,吴、越好事闻而慕之,重合伶伦,醵钱请观焉。洪子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冬,其父以事被诬遣戍,他奔走呼号,向王公大人求情,并且昼夜兼行,赶回杭州,奉侍父母北行,后来遇赦得免。为此他已形容枯槁,心力交瘁。他开始注意到民间疾苦,写了《京东杂感》及《衢州杂感十首》等诗,对人民历遭兵灾及水灾,倍加同情。他还写了《长安》诗,其中有“棋局长安事,傍观迥不迷。党人投远戍,故相换新颜”之句,深恶统治集团内部倾轧与朝政翻覆,对社会现实有了较深的认识。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他把旧作《舞霓裳》传奇戏曲改写为《长生殿》,传唱甚盛。次年八月间,招伶人演《长生殿》,一时名流多醵金往观。时值孝懿皇后佟氏于前一月病逝,犹未除服,给事中黄六鸿以国恤张乐为“大不敬”之罪名,上章弹劾。洪昇下刑部狱,被国子监除名。与会者如侍读学士朱典、赞善赵执信、台湾知府翁世庸等人,都被革职。时人有“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句。此案的政治背景为当时朝廷内南北两党之争。南党以刑部尚书徐乾学为首,多为汉族官僚;北党以相国明珠为首,多为满族官僚,互相抨击。洪昇与南党中人较为接近,且素性兀傲,其《长生殿》中有触犯当时忌讳之处。北党借此发难,欲兴大狱。康熙帝故示宽柔,除对与会者作了处理外,并未深究《长生殿》剧本。洪昇突遭此难,在京中备受白眼揶揄,不得已于康熙三十年返回故乡杭州。他疏狂如故,放浪西湖之上,写诗填词作曲。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长生殿》付刻,洪昇老友毛奇龄作序,序中说:“予敢序哉?虽然,在圣明固宥之矣。”明确指出康熙帝已不再追究这部剧本。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江苏巡抚宋荦命人安排演出《长生殿》,观者如蚁,极一时之盛。洪昇在宴席上“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尤侗《长生殿序》)。自此之后,吴山、松江等地相继演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洪昇居上座,演出全部《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自江宁返,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堕水而死,时为六月初一日(即公元1704年7月2日),洪昇终寿六十。
《长生殿》的故事
唐明皇自登基后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因此自满,耽于声色,下旨选美。才貌双全的杨贵妃被选中,册封为贵妃,享尽荣宠,她的哥哥杨国忠被封为丞相,三个姐妹也都被册封为夫人。其中虢国夫人不施脂粉,淡雅美丽,被唐明皇宠幸。后来,唐明皇私召梅妃,杨贵妃醋意横生,口不择言,惹恼了唐明皇。唐明皇愤而让高力士送她回娘家,之后却又十分后悔。高力士将此事告知杨贵妃,她将自己的一缕头发剪下来,托高力士送给唐明皇。唐明皇见到头发,非常感动,连夜将杨贵妃接回宫中,两人冰释前嫌,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立誓,永不分离。此后,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了她,唐明皇不惜劳民伤财,还千里迢迢从海南运来新鲜荔枝给她吃。两人终日玩乐,唐明皇根本无暇理会政事。
这段时期,安禄山通过贿赂杨国忠,得到唐明皇的重用,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他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终于起兵谋反。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到长安。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和一些大臣匆忙逃离,走到马嵬坡时发生兵变。唐明皇在将士们的逼迫下处死了杨国忠,并赐杨贵妃自尽。后来,安禄山叛军被大将郭子仪击败,唐明皇重返长安,日夜思念杨贵妃,还让人为她招魂,最终打动了上天,到天上与杨贵妃重逢,两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长生殿》既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在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时,又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这一双线互相映衬的结构,把杨、李的爱情故事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描写,除了通过对唐明皇失政的批评,寄寓乐极生悲的教训意义外,还通过描写爱情在历史变乱中的丧失和由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量所摆布的哀伤。总之,《长生殿》是一部以写“情”为主,兼寓政治教训与历史伤感的作品。
该剧写成后,清宫内廷尝演此剧,北京的聚和班、内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剧而闻名,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洒》也是改编自《长生殿》。
洪昇代表诗作
《客愁》
夜夜贾舡里,思乡愁奈何。
醒听北人语,梦听南人歌。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京东杂感》
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
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冰。
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
《钓台》
逃却高名远俗尘,
披裘泽畔独垂纶。
千秋一个刘文叔,
记得微时有故人。
今日荐书
《长安十二时辰》
索书号
I247.57 ZM203.2
馆藏地
朝晖中文书库
屏峰中文书库
内容简介:唐朝天保三年上元节前夕,狼卫入长安想要对长安不利,门户大开的长安城即将陷入重重危机,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挫败敌人的阴谋,拯救长安。张小敬出身行伍,后受任为主管侦缉逮捕的官差“不良人”,长期协调维护地方安全工作,但却因违法被关押于狱中。
负责长安城治安的靖安司发现了混入城内的可疑人员,由于张小敬对事发地点人事与地理的熟悉,靖安司特例委派张小敬戴罪立功、侦破此案。经过张小敬的一番调查,发现敌人的阴谋是为了在上元节晚上的集会中制造混乱。距离上元节花灯大会只剩下短短的几个时辰了,张小敬必须在上元节花灯大会前抓住搞破坏的刺客。在调查与追捕中张小敬还发现靖安司中竟然有敌人的内应,在一次次的斗智斗勇中,张小敬终于在最后关头揭穿了背后主谋,阻止了破坏的发生,解救了长安城里的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