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陈毅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 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
陈毅逝世后,毛泽东不顾自己已经疾病缠身,执意亲自参加追悼会,并多次直言“陈毅是个好同志”。周恩来在悼词中颂扬陈毅一生坚持战斗,坚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朱德写诗哀悼陈毅:“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重道又亲师,路线根端正。”
从小爱吃“墨水”的陈毅爷爷,在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还是一位诗人。郭沫若评价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能打仗,会作诗。这就是陈毅的儒将风范。
作品赏析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创作背景
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绝笔”诗。陈毅虽然处在生死存亡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诗歌运用了比喻、借代、典故等手法,体现了革命先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
沁园春 和咏雪词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
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
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创作背景
是陈毅在读了的毛泽东的咏雪词和柳亚子的唱和词后,触景生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严格依照毛泽东、柳亚子词作的原韵写成,有毛、柳词共有的豪放,也有毛词特有而柳词不具的魅力。堪称陈毅长短句创作中的佼佼之作。
今日荐书|《陈毅诗选》
馆藏代码
I227 ZC33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感 悟
这本诗集主要反应了三个方面:陈毅在战争年代从事过的艰苦卓绝的 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付出的努力,为发展国际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这三个方面正是陈毅一生的成就。
读这本诗集让我感触最深的诗是陈毅1960年写的《青松》,那时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国内遭受特大的自然灾害,国外帝修联合反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靠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共渡难关,迎来了之后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青松
今年同样是内外交困的时期。春节新冠病毒跟随人们回乡的步伐在国内快速的蔓延,打得我们措不及防,但很快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第一时间封城封村封路,各地医疗部赴鄂支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在这次劫难中,我国不计成本的折损,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使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疫情控制速度震惊中外。正当我国正在一步步取得抗疫胜利之际,却由于多国领导人早期轻视病毒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病毒在国外蔓延。国外某些领导人推卸责任,把过错推向中国,某些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导致现在美澳地区出现了一些反华情绪,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歧视性事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这异常艰难的时期我们要像陈毅诗中所写的青松一样挺拔坚韧,顽强抗争。“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我相信14亿人民的凝聚力,我们一定能迎接困难,战胜困难,迎来雪化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