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数学家苏步青

浏览次数:1282

草草杯盘共一欢,
莫因柴米话辛酸。
春风已绿门前草,
且耐余寒放眼看。
——苏步青

 


今日人物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作为我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苏步青先生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微分几何学学派,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也取得重大成果,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重要奖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今日故事

“文理相通,
才有后劲”

苏步青教授不仅是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而且还能诗善文,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被称为“诗人数学家”。

据说,早年苏步青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左传》和《唐诗三百首》里的全部诗文,对《史记》和《汉书》中的不少名篇也能倒背如流。丰富的文史知识,为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文学的精华,诗词在古代则是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今天,我们要繁荣文学事业,发展民族文化,要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古诗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写诗填词要讲韵律、平仄,但不必太严,要有现代生活气息,又不能太口语化”。

苏步青先生一生与诗结缘。回忆当年东渡日本留学的情景,写到“渡头轻雨洒平沙,十里梧桐绿万家。犹记当时停泊处,少年负笈梦荣华”( 《外滩夜归》); 悼念仙逝的妻子苏(松本)米子写到“人去瑶池竟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生难得相依侣,百岁原无永聚筵。灯影忆曾摇白屋,泪珠沾不到黄泉。明朝应摘露中蕊,插向慈祥遗像前”;看见家乡沦陷、祖国山河破碎、人民奋起抗战时写到“单衣攀路径,一杖过灯汀。护路双双树,临江七七亭。客因远游老,山是故乡青。北望能无泪,中原战血腥”(《游七七亭》);祝贺浙大百年校庆“学府经百年,树校风,钟灵毓秀;伟业传千秋,展宏图,桃李芬芳”...... 苏步青先生业余写诗前后持续70余年之久,曾出版《苏步青诗词钞》《数与诗的交融》等著作,其中有些诗作还曾入选《历代诗词选注》、《科学家诗词选》等诗集。在浙江大学内迁湄潭时期,他和数学大师钱宝琮等创设湄潭吟社,自费出版了《湄潭吟社诗存第一辑》,内收各家诗词约100首。因年代久远,且再版较少,这些诗作现已很难看到,甚为遗憾!


图|苏步青的诗


苏步青先生多次提及习文对自己一生治学的滋养:“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要“文理兼治”,莫“重理轻文”。做到文理相通,把大部分学生培养成“通才”,才有后劲。


“为学应须毕生力,
攀高贵在少年时”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这是苏步青先生勉励青年刻苦学习的一句诗,也是他自己治学的真实写照。

图|苏步青与小学生

苏步青在科研和教学上取得了令世人叹服的光辉业绩,除做研究生时发现的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被学术界誉称为“苏锥面”外,后在“射影曲线论”、“射影曲面论”、“高维射影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 、“计算几何”和“船体放样”等方面都取得世界同行公认的成就,特别在著名的戈德序列中的第二个伴随二次曲面被国内外同行称为“苏的二次曲面”。他还证明了闭拉普拉斯序列和构造(T4),被世界学术界誉称为“苏(步青)链”。因此,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须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欧美、日本的数学家称他和同事们为“浙大学派”。

图|苏步青与学生胡和生、李大潜、谷超豪

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执教半个多世纪,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数学人才,其中包括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始终寄情中等教育,85岁高龄还登上讲台亲自为中学教师讲课,以帮助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水平。考虑到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苏步青先生除了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整理出版之外,还必须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接班人,形成连续的学科研究梯队,鼓励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才能让已经形成的传统保持和发扬下去。苏步青在接见自己的学生、著名学者谷超豪时说:“人家都说‘名师出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出了名。教师的天职就是要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在复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潜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见可喜现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除科学事业和人才培养外,苏步青先生还是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分会会长、名誉会长,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常年活跃于统一战线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在就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10年和全国人大常委的10年间,他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为丰富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图|建言献策1

图|建言献策2

 


今日荐书

馆藏代码
O186.1 ZS3.4-2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综阅室


馆藏代码
O186.5 ZB1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综阅室

馆藏代码
O18 ZS4-2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O186.1 ZS3.3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朝晖中文书库 
屏峰综阅室

 

感悟

 苏步青先生一生尊老爱幼,严于律己。2003年3月17日,苏步青先生以101岁高龄乘鹤西去,我们缅怀他的爱国和笃学、严师和身教、德性和铮骨,他的风范、他留给后人的学术著作和精神财富将永垂不朽!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