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那些事儿

浏览次数:909

白蛇传雷峰塔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听到这段话,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有熟悉的感觉,没错,它是曾经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先生的一篇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开篇。事情起因是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因年久失修坍塌(据说因为传闻雷峰塔塔砖可以辟邪、宜男,常被盗挖,导致坍塌,鲁迅先生为此专门写文发表感慨)。虽然,明知雷峰塔下没有白蛇娘娘,但是对于听过《白蛇传》故事或者看过《新白娘子传奇》《青蛇》之类影视作品的我们,每每提起雷峰塔,大概都会如鲁迅先生一般不由自主的想起白蛇传来,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有关“白蛇传“和”雷峰塔“的事情。


今日故事


《白蛇传》那些事 


《白蛇传》那些事丨雷峰塔


提起雷峰塔,白蛇传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说起白蛇传,似乎也离不开雷峰塔。

然而,雷峰塔最开始不叫雷峰塔,它的建立和白蛇传或者白蛇传说故事也没有关系。

据百度百科上记载,雷峰塔修建于公元977年(即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如来佛祖的佛螺簮发而建(也有说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处雷峰,后人改称其为“雷峰塔”)。

而雷峰塔曾经三次毁损和重修。

第一次是北宋宣和年间,因战乱损毁严重,在南宋庆元年间重修,并有了“雷峰夕照”的说法。

第二次是在明嘉靖年间,被入侵的倭寇焚毁。

第三次就是鲁迅先生发出议论的那次,民间传雷峰塔砖可以辟邪、宜男、利蚕,经常被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锋塔塔身坍塌。1999年7月开始第三次重建。

 

《白蛇传》那些事丨缘起

早期的白蛇传说故事中,并没有雷峰塔,故事本身也不是如现在一般的唯美动人,甚至颇有些惊悚。

有人认为,白蛇传的故事来自于唐朝传奇《博异志》中的《白蛇记》。相传一位名叫李黄的富家公子,在长安街头遇到一位身着白衣的容色绝美的年轻寡妇,正在购买布帛。李黄就借钱给这位白衣女子,白衣女子带李黄回家拿钱,遇到了自称白衣女子的姨姨的黑衣老女郎,黑衣老女郎就撮合了两人。缠绵恩爱了三天,李黄回到家里,就觉得自己头晕目眩,卧床不起了。他的身子在被底逐渐消失,只剩下了头,李黄的家人害怕极了,派仆从去查访白衣女子的住处,发现那是一处常有白蛇出没的荒园,荒园的皂荚树上挂着十五贯钱,正是李黄借给白衣女子的。

有人认为,白蛇传的故事来源于宋话本《西湖三塔记》(后记载在明朝人洪编纂的《清平山堂话本》中),讲述的是宋孝宗淳熙年间的故事。故事中说,在临安涌金门一带,有一位叫做奚宣赞的年轻人,清明时节到西湖赏景,救下一位迷路的女孩——卯奴。卯奴的婆婆来找卯奴,并邀请奚宣赞去她家。奚宣赞在那里见到了一位绝色的白衣女子,心神荡漾。这个白衣女子却是一位吃人心肝的妖怪,每每找到新欢,就把旧爱杀掉。奚宣赞得卯奴相救,两次逃离。奚宣赞的叔叔奚真人,在龙虎山学道,看见城西有黑气,前来降妖,白家三怪——乌鸡妖卯奴,水獭妖老婆婆,白蛇妖白衣女子,现出原形被擒,奚真人化缘,造三座石塔,镇压三妖。而奚宣赞追随叔叔奚真人成了俗家弟子,得以寿终正寝。

也有人认为源于西晋时《魏都赋》中的“连眉配犊子”的故事: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个典故在许家沟村一带演化成了白蛇闹许仙的故事:女主也变成了白蛇,她被许家沟一位许姓老人从黑鹰口中救出,后变化成人嫁给这个老人的后人牧童许仙,以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婚后,白蛇用草药为民治病,使金山寺香火冷落,与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结怨;而后,“盗仙草”“水漫金山”“白蛇产子”“被镇雷峰塔”、“许仙出家护塔侍子”,“许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救出母亲”。这个故事和我们现在流传的故事大致相同。

还有人认为,白蛇传受到印度教创世神话中两条大蛇搅动乳海传说的启发和影响。


《白蛇传》那些事丨演绎

清朝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记载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整合了当时的诸多版本,被认为是故事的初定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南宋绍兴年间,南廊阁子库官员李仁的小舅子许宣(又被称为小乙官人)在一家药铺做主管,一日祭祖归来,雨中渡船上遇到了自称为白三班之妹张氏遗孀的白衣女子(即蛇精白娘子)。借伞还伞之后,白娘子想要与许宣结为夫妇,又让丫鬟小青(西湖青鱼精所变)赠银十两,但没想到是这个银子是官府的库银,许宣因此被发配苏州。在苏州与白娘子再度相遇并结婚,后又因白娘子盗物,许宣被连累再次发配到镇江,二人又在镇江相遇。法海认出白娘子是蛇精,并告知许宣,许宣惊恐万分,拜法海为师,在其帮助下收压了白娘子和丫鬟小青。许宣化缘修建了雷峰塔,镇压白娘子。

而后出现和流传的版本就非常多了。故事虽然遵循着基本的脉络,但是情节上却千差万别,人物形象上更是与原来的主人公不同了。

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包括“出山”“收青”“舟遇”“订盟”“端阳”“求草”“谒禅”“水门”“断桥”“祭塔”等内容。

清朝嘉庆年间陈遇乾的《绣像义妖传》里,白娘子有了确切的名字白素贞,男主也更名为我们现在熟知的许仙(字汉文)了。这个故事里白娘子是由法海镇压关在雷峰塔里,而许仙因此出家。二十年后,许白二人之子许梦蛟中状元,回乡祭母,救白素贞脱离苦海,合家团聚。

在另外一个流传于世的版本中是这样描述白蛇的故事的:一个小婴儿吐出吕洞宾售卖的仙丹汤圆,白蛇和乌龟抢食仙丹汤圆,被白蛇吃下。十八年后,白蛇化为女子白娘子,带着她救下的青蛇,寻找当初那个小婴儿许仙报恩,结为夫妻,开设药店,治病救人。而乌龟偷了如来的三件宝物到人间招摇撞骗,还成了金山寺住持法海。白蛇夫妇治病救人的义举坏了法海的阴谋,法海就多次设计破坏白蛇夫妇的幸福。最终趁白娘子虚弱,抓住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多年之后,青蛇练好武功找法海报仇,缠斗中,如来惊醒,收回自己的宝物,法海落败,白蛇得救。法海被白青二蛇追赶,最后躲到西湖底的螃蟹里,从此有了蟹和尚的说法。

而现当代对于白蛇传的演绎就更多了,在田汉的白蛇传剧本里,小青推到雷峰塔,救出白素贞;而在李碧华的《青蛇》里青蛇喜欢上了许仙和法海,在白蛇怀孕后,放弃了和白蛇争夺许仙。后白素贞为救丈夫水漫金山,艰难产子时,许仙引来法海将白蛇镇压在雷峰塔下。小青怒杀背叛妻子的许仙。直到文革,小青借着红卫兵推倒雷峰塔,救出了白素贞。而赵雅芝叶童版本的歌舞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故事,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版本了:白素贞为报前世小牧童的救命之恩,带着青蛇小青下凡与许仙结为夫妻,后历经端午现形、盗草救人、水漫金山、断桥重逢、产子被镇压雷峰塔下,最后由许白二人之子许士林,高中之后得以出塔,合家团圆。刘涛潘粤明版的《白蛇传》里,书生许仙误入三界之间的半步多,遇到来人间积累功德的白素贞和小青,并彼此舍命相助,在历经诸多磨难之后,终于结为夫妻,并怀上孩子,却率遭天谴。法海嫉妒二人幸福,以斩妖除魔的名义,百般刁难:逼白蛇现形,吓死许仙,白蛇盗草救人,法海趁机劫走许仙,逼迫白蛇水漫金山,并让许仙得知白蛇的真身;许仙却不在意,仍然挚爱着白素贞,法海因此成魔。最后法海再度劫走许仙,逼迫白蛇走入雷峰塔,许仙每日扫塔直至老去。


《白蛇传》那些事丨白青二妖

白蛇传故事中的女主,最开始是美貌惑人、害人性命的美女蛇(唐《白蛇记》与《西湖三塔记》),后来是贪恋许宣(仙)容颜与人世情爱的好色女妖(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再后来,成为清雅绝俗、善良慈悲、知恩图报的义妖(《义妖传》及其后的诸多版本),也从最开始的无名白衣女子(妖)到后边的白娘子或者白娘娘,最后成为了有确切名字的蛇妖白素贞。

而第二女主小青也从最开始的没有此人(妖),到出现在故事中,身份也经历了青鱼到青蛇的变化。并且小青在传说故事中的分量也渐渐加大:有的传说故事中小青在白素贞被压雷峰塔后,成为许仙的妾或者继室,抚养白素贞之子长大成人;而有的传说故事里小青则成为最后拯救白素贞的人。


《白蛇传》那些事丨许仙其人

故事的男主从李黄到奚宣赞再到许宣,最后定为许仙,他的身份也从没有交代到官宦子弟,最后被定为药铺主管。他与白蛇的关系也有诸多变化:从偶遇的路人,到白蛇救命恩人本人,白蛇救命恩人的子孙到白蛇救命恩人的转世。大部分版本中,他的形象也不是正面的:早期故事中,他是好色贪淫之徒,然因为白蛇本身也非善类,故而没有太多指责;而在后边的很多故事中,他忠厚老实却过分懦弱,面对一心对他的白蛇,十分冷酷,不近人情,这一点常常被人诟病。只有寥寥几个版本中,他与白蛇共进退,向我们展现出跨越种族的动人爱情。


《白蛇传》那些事丨法海其人

在白蛇传故事中,法海第一次登场是在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在这个故事里法海是金山寺方丈,一个德高望重法力不俗的高僧。

而在后边的传说故事里,法海的形象其实不那么让人喜爱:有人品出众却不近人情的除妖高僧,有亦正亦邪的和尚,还有心术不正的真妖精假和尚。

然而,历史上确实有一金山寺住持法海禅师。历史上的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裴公美之子裴文德,年幼时,为替得恶疾的皇子祈福,由其父送入密印寺代皇子出家,师从 ‘灵佑禅师’。剃度时取法名为“法海”。法海禅师苦行得道,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善事,为当时江苏地方民众所敬仰。正史和野史中,也都没有法海禅师干涉他们婚姻拆散别人家庭的记录。唯独一则他将咬伤人畜的白色蟒蛇驱赶到长江的事情,感觉和白蛇有那么一点点牵强的关系。

也不知,法海禅师听到后世的白蛇传故事,是会因被更多世人知道他的法号高兴呢?还是会因被无故抹黑生气呢?大概四大皆空的法海禅师会无悲无喜,一笑而过吧。

 


馆藏

馆藏代码
I277.3 ZS6  
《西湖景点故事:白蛇传》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馆藏代码
I277.3 ZW11.1 
《白蛇传传说》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感悟

历史上的法海禅师其实和白蛇传故事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仅仅因为他在那个时代太有名了,说书人太过于崇拜他,亦或者为了增加故事的可性度,就借用了他的名字。而在故事的流传中,故事里的法海禅师也和真实的法海禅师渐渐不同了,成了纯粹的文学形象。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因为《水浒传》和《金瓶梅》,本是一对恩爱夫妻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成了大家口中的怨偶,一个善良贤惠的官家女儿的名字变成了阴狠歹毒、淫欲无度的坏女人样板;而因为《杨家将》故事,配享太庙的北宋名将潘美,在杨业之死上的责任被极度夸张和无限放大,成了处处与杨家作对,并勾结辽人,图谋宋朝江山的一代权奸……正印证了人言可畏四个字。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文字其实是把双刃剑,在塑造、加深或者改变人们的观念上总是有着超乎想象的力量,一如现在的一些网络自媒体的营销——真实的、编造的或者断章取义的煽情故事总是能轻而易举的主导大家的视线和舆论的导向,真真假假很难分清楚,它既能让正义得到伸张,也能让无辜者背负骂名。我们能做的大概只有理智一些,将真实的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开来看,告诉自己文学作品的人物是虚构的,网络上的消息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不可全信。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