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梦华古都 探秘殷墟

浏览次数:201


注丨关于"妇好”的读音

根据较新的徐义华先生的《甲骨刻辞诸妇考》统计(2003年发表),商代甲金文中妇某共有204位(不重复)。如果某是姓,就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详见李学勤先生的《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1987)、《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1991)。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字源》也认为读hao3(徐在国先生撰写)。综上,妇好读妇子目前还不能视为定论,读hao3虽不能说100%正确,但至少是可以的。

本文音频均选用“hao3”读音。

资料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661857/answer/387968605


  【 前言 】  

1928年10月13日,河南安阳小屯村进行试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 殷墟丨中国近代考古学发祥地 】  

1928年
在傅斯年大力支持下,开始对殷墟进行第一次为期18天的试掘,总共出土800余片有字甲骨以及铜器、陶器、骨器等多种文物。
1929年春
由李济主持对殷墟的正式发掘。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找到了商王朝的宫殿区和王陵区,证实了《竹书纪年》关于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记载,使得殷墟遗址曾经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动摇的结论。
1950年
武官村大墓发掘,成为新中国首次殷墟发掘。
1976年
小屯西北地发现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
1986年
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
1999年1月
在殷墟遗址东北部地下约2米深处,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城址,这座城址的年代略早于作为商王朝晚期都邑的传统概念上的“殷墟”,分布上与旧的“殷墟”范围略有重叠,但整体在洹河北岸,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洹北商城”。

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丰富,殷墟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宽。从殷墟文化分期到环境(如地理、地貌、植被、资源、动植物)等;从人种、人口、家族组织,到建筑业、手工业(如铸铜、制玉、制陶、制骨);从农业到埋葬制度、祭祀制度;从文字到艺术以及晚商社会的性质等,商朝逐渐成为信史。


  【殷墟丨妇好墓 】  


妇好,妇为尊称,妇是属性,姓是倒过来的,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 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她就是3000 多年前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 家,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妇好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妇好墓中出土的钺应属仪仗,由专人持握立于战车之上。她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妇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


青铜器

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

“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鸟形酒尊,其实用的造型、精巧的纹饰,具有商代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神韵。

作为商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体现,“妇好”鸮尊不仅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物质载体,也证明了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高峰。

三联甗是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文物,高68厘米、长103.7厘米、重138.2千克。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间有箅以通蒸汽。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的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玉器

玉器类别比较多,有琮、璧、璜等礼器,作仪仗的戈、钺、矛等,另有工具和装饰品。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玉簋,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玉簋。此簋使用新疆地区的和田玉雕刻而成,通体呈现温润的青绿色。这件玉器的形制为平口方唇,腹身装饰着规则的几何纹,底座刻画云雷纹,代表了商朝高超的玉器雕刻工艺,也反映出商朝中晚期的强盛与繁荣。

跽坐玉人是妇好墓出土玉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其高度约为8厘米,同样是用新疆地区的和田玉雕刻而成。跽坐其实就是周朝流行的跪坐,到汉代又称正坐。仔细观察,此玉人细眉大眼,挺鼻小口,表情肃穆。她的头上梳有盘曲的长辫,戴着类似现代头箍的装饰品,前额上方有一顶商朝冠帽。她身穿一件高领袍服,腰间系着一条宽带,显得雍容华贵。

这件国宝级文物的神奇之处,在于玉人背后的穿越物品——“发条”。难道这不是妇好钟爱的工艺品,而是一件商朝流行的机械玩具吗?

关于它的原型和功用,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是祭祀礼器,有的认为是巫术法器,至今都没有统一答案。

殷墟甲骨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



  【 今日荐书 】
  

《考古学入门 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插图版》
馆藏号
K85-49 ZF1
馆藏地
莫干山中文书库
屏峰中文书库

 

 

本书以介绍考古学的目标为开端,之后探究了文化、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讨论了考古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并简要叙述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基本原则,总结了考古学家规划和研究考古发现并为子孙后代管理这份财富的一些方法。

本书专为初学者设计,所以尽可能地降低了专业术语的使用率,适合广大有兴趣的读者将此作为人类学课程或是广义考古学的入门参考读物。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