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真意、真趣”:三真郑板桥

浏览次数:312


中国题画诗文
中国画是融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题画诗文,顾名思义,是以画为题而作的诗或文,且题在画上,成为画面的重要构成元素,对绘画起补充和深化画境的作用。中国题画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学作品,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诗歌、短文同绘画这两种不同门类艺术珠联璧合。

郑板桥
说到中国题画诗,不得不提“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徐悲鸿称赞郑板桥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之中,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今日人物丨郑板桥
(1693—1765年)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名燮,字克柔,板桥是其号,偶尔也题板桥居士、板桥道人,到了晚年又自署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是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书画家启功赞叹郑板桥:“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干占,二百年前旧板桥”;清代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也十分推崇郑板桥的书画艺术,认为”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


今日故事丨郑板桥趣闻


板桥姻缘

郑板桥文采盖世,可惜早期穷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儿五娘叫出来,并且把她许配给郑板桥。郑板桥后来高中进士,大小登科一道儿至,夫妇二人也恩爱一生。


巧骂豪绅

有一次,一个豪绅求郑燮题写一个门匾。那个豪绅平日里巴结官府,干尽了很多坏事。郑燮决定要捉弄他一下,便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油漆门匾时,郑燮叮嘱漆匠对“雅、起、敬”三个字只漆左半边,对“闻”字只漆“门”字。过了一段时间,豪绅楼前门匾上的字没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远一看,原来的“雅闻起敬”竟成了“牙门走苟”(“衙门走狗”的谐音)。


今日荐书丨郑板桥主题作品

《郑板桥题画诗文赏析》
馆藏代码
I207.22 ZW123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郑板桥传》
馆藏代码

K825.72=49 ZH1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郑板桥书画赏析


馆员感悟丨心绝宇宙之尘

郑板桥可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他追求艺术真谛,自树旗帜。郑板桥一生专画竹、兰、石,几十年如一日勤耕不辍,既学习、借鉴历代名家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理论,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更注重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营养,追求物我合一。他说:“古之善画者,大都以物为师。”郑板桥将创作物象的风采、神韵与自己的情感、意境相融合,创作出生机盎然、性情绰约的艺术形象。艺术没有风格,便没有生命。郑板桥之所以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竹、兰、石,是因为他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郑板桥还是一位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官员。他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又是一位胸襟豁达、交友至诚的君子。后人喜爱他的艺术作品,更敬重他做人做官磊落坦荡、正气凛然的品德。“此所谓身饱烟霞之气,心绝宇宙之尘,人能如此终身,又何浮荣之足慕乎?”郑板桥也为自己心绝尘俗之外,洁身自好不慕浮华虚荣而感动心满意足。

参考文献
[1] 柯平.明清文人那些事儿[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
[2] 韩红.郑板桥传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
[3] 闻世震.郑板桥题画诗文赏析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年.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