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田汉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田汉一生共创作话剧63部,戏剧27部,电影12部,歌剧2部,诗歌两千余首。他的话剧《关汉卿》、《名优之死》、《获虎之夜》,戏剧《谢瑶环》、《白蛇传》,电影《三个摩登的女性》,歌词《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夜半歌声》、《天涯歌女》、《四季歌》等,堪称史诗级的经典之作。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无论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还是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田汉同志都走在时代前列,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积极投身革命的实践,坚持文艺的正确方向,以富于时代气息和革命激情的作品鼓舞和激励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他是一位杰出的时代歌者和人民艺术家。
——丁关根
《纪念田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日故事
田汉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就对乡下的皮影戏、木偶戏、庙台戏情有独钟。只要有戏看,哪怕赶路十几二十里也要去看。戏剧的小火苗就在这个时候种在了田汉的心里。田汉的父亲早逝,母亲易克勤艰难抚养着三个儿子。勤劳坚毅的母亲没有放弃培养儿子,在亲戚朋友的帮衬下田汉依然识字学文。
田汉13岁时,同是湖南人的黄兴指挥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轰动世界的黄花岗起义。当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到正在长沙读书的田汉耳朵里,他深受震动和鼓舞,立即参加游行并登台演讲,还与三位同学一起各取“英雄怀汉”四字之一为名,以祭奠烈士。田汉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从这时起,革命的火种也埋在了少年田汉的胸中。
1916年,在恩师徐特立和亲舅父易象的帮助下,田汉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日留学期间,他加入了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和世界革命形势,开始发表诗歌、评论和剧作。
1921年,田汉从东京回到风云际会的上海,相继创办了《南国》半月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在发妻去世的巨大悲恸下,他仍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发表了《名优之死》等表现社会病态和进取之心的优秀剧作。在这个阶段,他明确提出做“民众的戏剧”这一口号,引领着一批有热情、有勇气的青年在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下巡演四方,杭州、苏州、南京、广州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南国”为中国现当代话剧开辟了新的艺术晴空。
1930年,田汉与鲁迅、夏衍等人一同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常务委员。田汉从思想上开始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他心中对人生价值以及对剧作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性思考。田汉勇于自我批判,他在南国月刊上公开发表长达10万字的长篇论文《我们的自己批判》,全面检查自己和南国社戏剧活动中显现的某些小资产阶级的缺点。在国民党反动派骚扰、封杀等严重威胁下,田汉依然不顾安危加入中共,还在自己办的刊物上公然放上镰刀斧头的封面。自此,他的创作成为战斗的矛戈、警世的鸣钟。这一时期的《乱钟》等作品凝铸着田汉的爱国情怀和不屈斗志。
1934年,红军万里长征、抗日救亡的重大决策感召着田汉,他勇敢奔赴前线慰问将士,参加抗日宣传。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部以凤凰浴火涅槃隐喻迷茫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电影大获成功,成为街谈巷议的文化事件,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了国歌。可惜,故事和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此时却身陷囹圄。国民党关押审问了田汉近半年也始终没能打倒他。他在狱中写下的诗句“平生一掬忧时泪,此日从容作楚囚”,“江山已待争兴废,朋辈都堪共死生”等,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共产党人的风骨。
(1935年电通公司拍摄电影《风云儿女》的现场)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田汉一边面对敌人的炮火,一边与国民党周旋,一边艰难筹措活动资金,自己的家庭生活却常常面临无米下炊的境地。但他创办了《抗战日报》,建成多个抗敌演出队、宣传队,分赴各战区前线开展工作,并继续创作和改编剧目,发挥了战争年代激励士气、动员群众的巨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创作了著名话剧《关汉卿》等作品,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继续作出开拓性贡献。1968年,田汉遭到四人帮迫害后病逝。1979年4月,为田汉平反,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作品节选
学生乙:同学们,敌人的炮声越来越厉害了。再隔几小时,兵工厂就不属于我们了。我们赶快到操场集合去!小胡,你去动员全校的司机,把车子加足汽油开出去。老张,去把健身房打开,先把木棒搬上汽车;老戴,丢掉你的感伤,快去写几面旗子,号召全国人民抗敌救亡!小梁,快把女同学叫起来,都到操场集合!
学生乙:同学们!我们年轻人拿出本领的时候到了!去集合啊!
学生丙:(取出抽屉里没有写完的信札,撕得粉碎)亲爱的芸,等我们把鬼子赶出东北再给你写信吧!(急去)我们集合啊!
【枪声、汽车声、炮声、乱钟声闹成一片。】
小梁:对!我去把女同学叫起来!(下)
温舍监:(急跑来拦住他们)喂,同学们!别闹!别闹!要镇静啊!镇静啊!夜深了,好好地睡觉吧,一切政府自有办法!(连喊去,但是没有人理他)一切政府自有办法!别起来,好好地睡觉吧!同学们听话呀!
【枪声亦急。】
大家:同学们,走啊!走啊!
【 外面奔突的群众愈多。】
温舍监:同学们,听话呀!要镇静啊!好好地睡觉吧!一切政府自有办法。夜深了,睡觉吧!
学生乙:(站在椅子上对观众狂叫)这一边宿舍的同学们!快起来集合啊!快和广大工人、市民们联合起来武装自卫!再不起来自卫,到了明天,沈阳就是鬼子的沈阳了。中国要变成鬼子的殖民地了。快些起来挣扎我们的明天!快些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走狗!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内外群众和之,在枪炮声中纷纷英勇地集合。】
——选自话剧《乱钟》
今日荐书
《田汉全集》
馆藏代码:
I217.22 Z71
(卷册号1-20)
馆藏地:屏峰中文书库
馆员感悟
田汉的一生是创作和革命的一生,多产的作品和巨大的影响力使他无愧于“作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等称号。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和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
田汉是一名斗士,他敢在屠刀面前决定自己的信仰,敢公开批判自己的过去和不完美的作品,也敢在枪林弹雨中冒死支援抗敌的将士。他用笔饱蘸着热血与信念,豪迈地书写着人民的苦难和国家、民族的希望之光。
田汉为我们留下的国歌,曾引领着中华儿女走出痛苦和黑暗,也必将引领着我们走向扬眉吐气、奋进祥和的清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