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永乐大典》

浏览次数:1286


今日主题

《永乐大典》
——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图 |《永乐大典》封面


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政权建立起来以后,都努力把“文治”和“武功”密切结合起来。为标榜文治,历代君王都有过搜访典籍、修书修史之举。如梁武帝萧衍命诸学士编纂了《寿光书苑》和《华林遍略》,北齐后主高纬效仿魏文帝编纂了《修文殿御览》,隋代有《长洲玉境》,唐代有《文思博要》,宋代有《太平御览》,而这种官修类书(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百科全书)中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便是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人物介绍

朱棣


明成祖朱棣

1360年5月2日

1424年8月12日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第四子

后世赞其远迈汉唐
尊称为永乐大帝

图 | 朱棣画像

所谓“永乐”者,寓意国家能永远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取其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 其在位二十二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而这也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早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太祖朱元璋就想修纂一部“编辑经史子集百家之言”的大型类书,但由于新朝初定百废待举,这个想法没有付诸实施。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认为:“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命令解缙等人组织儒士,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并规定了编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于一书,毋厌浩繁!”

大学士解缙接到明成祖的命令后,立即着手编辑此书,奉旨召集文士147人,夜以继日,一年后就完成了任务。明成祖赐书名《文献大成》,但对次数却不甚满意,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于是又在永乐三年(1405)再命姚广孝、郑赐、刘季篪、解缙等人重修,并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2196人,分别担任编辑、校订、抄写、绘图、圈点等工作。为了编纂此书,明成祖允许编纂者调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派人到各地搜采图书,为编纂图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永乐五年(1407),辑录的成稿进呈朝廷,明成祖审阅后甚为满意,亲自为其撰写序言,并定名为《永乐大典》。接下来就是清抄,到第二年的冬天,全部工作正式完成。全书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共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堪称类书大全,比《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今日荐书


《永乐大典》
馆藏代码:Z224 ZJ1.11-14
馆藏地:屏峰综阅室

《永乐大典》与以前历代修纂的各种类书相比较,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编纂方法上。我国古代类书的编纂方法有分类的,有按韵相编的,也有以数字来编纂的。一般官修的大型类书,以分类编纂的为多。《永乐大典》采取按韵与分类两者相结合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纂方法。查索者只要“因韵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鹄,开卷无所隐”,检索非常方便。

其次,《永乐大典》收辑各类典藏字宏富,也是其他类书无能望其项背的。唐代的《艺文类聚》收书一千四百三十一种,宋代的《太平御览》比之庞大的多,亦只收一千六百九十种,而《永乐大典》收书达七、八千种之多,等于以前大型类书的五、六倍。

第三,《永乐大典》在装帧上也别具一格。全书采用上等白宣纸,印有朱丝栏,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钞成双行,行二十八字,用极为端正的楷书抄写,墨色黝黑,微发古香。其所绘之图,全用白描手法,形态逼真,是古代书籍插画中的佳品。

《永乐大典》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而且其书籍本身,也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片段欣赏


《诗三百篇》,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秦汉之歌,三变而为五言七言乐府,辞虽不同,音节亦异,而风雅之气犹存。东晋以后,渐有琢句之风,以巧丽对律相夸尚,于是古意失。而律诗兴于梁沈约永明八法,到唐杜子美律诗之体成,而大行于世。 

乐府自汉到唐,变而为词,到宋金而淫冶之风盛。但知发乎情,而能止乎礼义者鲜矣。此诗之沿革,而历代相尚之所以不同也。然离骚为词赋之祖,而尚有六义之体。绝句出于律诗,金元之曲出于词,而古意失之益远。

盖由世道日益降,古风日益泯,时俗日益薄,人心日益荡。以日降之道,日泯之风,日薄之俗,日荡之心,而欲复古,不亦难哉?然今之作者,苟能以三百篇存诸心,而以为之师,以两汉盛唐为之友。正心立志,措意遣辞,虽不及古,必能远过时人矣。

——《永乐大典》卷之八百二十三

 

馆员感悟

伊东忠太曾在其《中国建筑史》中写道,“凡是想研究中国的人,不管他的研究事项是什么,都不能忽视对中国文字的研究。中国是文字之国。中国文字和其他国家的文字从根本上截然不同,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研究资料”。

《永乐大典》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卷,目录六十卷,分装成一万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字。这其中便有不少文字渊源与书法方面的讲解、诠释,以及书体、书论方面的知识,且编纂详实,字例丰富生动:


图 |《永乐大典》内页

然则《永乐大典》自明永乐六年(1408年)成书以来,历经沧桑:正本杳无踪迹,嘉靖副本屡遭劫难,残卷聚散离合,万册图书至今仅存400余册,散落在世界。


2020年7月7日晚,散落在外的两册《永乐大典》在法国一家拍卖行开拍,此两册四卷与国家图书馆藏“湖”字、“丧”字册均相连,并且此“湖”字册的出现,使得现在发现的“湖”字卷全部相连(2260-2283),实属难得。


图 |《永乐大典》“湖”字册内页

《永乐大典》“湖”字册中记载了很多美丽的湖泊,如星月湖、霁月湖,也许它们已经淹没在历史中,沧海桑田,成为了一片尘埃。然而作为历史的见证,《永乐大典》将它们永远地留在了书中,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向我们讲述着大自然的生长和这个文明古国的变迁。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