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电台

漫读电台

盛唐风流 繁华深深里

浏览次数:180

 

此季正值冬起,听闻镐京几度落雪,延瓦积白皑,宫闱数枝起。常闻人言,此地落雪即长安,点灯起盛唐。遥知长安雪起雪落纷飞数里,不知灯火摇曳里,是何人点灯,将繁华皮影,幕幕大戏写在人间片纸里。

近年来,爽文频出,任谁都想提一嘴大女主,将女性平权圈套在深深桎梏里,也将权力控制者推离女性本性,让无数女性在男人的背弃之后才去变大变强夺权夺利,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主角光环承托起一系列的无脑打脸,引来观众啪手叫好。若要深究,通篇看下来,主题都在矛盾:似乎怎么写怎么变,都离不开“女性”这个词;但潜意识里,却又抹杀了女性本身的能力。“女性”这个词极有深意,就好像她是女性她就是特殊者或者说是弱者,但凡做了男人所做的事,甚至功绩高于不少同等地位的男人,也是个特殊化的女人。提到“女人”这个词,我不由得想到了《大明宫词》里的一段话。

话说武则天称帝后,有个叫张昌宗的面首,为了争宠屡次哭着以自尽要挟武则天来看望自己,武则天隔着宫门看着哭闹不止的张昌宗,冷笑道:“不管什么样的男人,雄壮的,还是娟柔的,只要你把他放在女人的位置上,他就是个女人。”

PART ONE
今日人物
 

武则天
(624年-705年)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尊为武周圣神皇帝,称帝后自造文字更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谶书谓之“止戈不离身,二目在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国号为周。


人物生平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才貌出众,入选宫中。对此“举家哭泣”,她却劝尉:“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新唐书·则天皇后传》)受封“才人”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武媚”,习称“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奉穿衣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使得武则天能够接触皇家公文,得晓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鲜见的书籍典章。使之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韬略与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26岁的武则天与所有嫔妃,被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第九子李治即皇帝位后,因侍奉太宗病时,对其极有兴趣,遂经常借故往来于大内与感业寺之间,与则天谋面,最终在两三年后借王皇后与淑妃争宠之隙,重诏则天入宫,晋封为“昭义”。

永徽六年(654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斗争中,根基日牢、胜券在握,遂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皇后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商定。当高宗把废黜皇后王氏,欲立武氏之打算向长孙无忌、诸遂良等元勋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反对。他们以武氏出身卑微、曾为先帝嫔妃为由竭力阻挠。而早与武则天同谋的许敬忠以及李义府、李勋(徐世绩)等一班朝中要员,则尽力为之呼号。尤其是李勋一句“立后乃为陛下家事”,终使高宗断然颁诏,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尽落武氏之手。取得皇后之尊的武则天,并没有停止攫取唐室最高权力的步伐,她的通文史、多权谋、精明机智、诡变不穷之长,得到充分施展,使高宗在宠爱之余,另眼相看。她则趁此机缘,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4年)至显庆四年(659)的5年中,她先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再黜中书门下平章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并罢免朝中诸、长孙追随要员20多人,巩固和扩大了后党势力,扫除了其觊觎朝政、独揽大权之障碍。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风眩,目不能久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朝政。武则天也由幕后走上前台,从参政步入执政,史称“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后来,高宗以为大权旁落,图谋收回朝政,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由于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下手为强,诛杀上官仪,制约众朝臣。高宗之举,功亏一篑,胎死腹中。更由于武氏则天,处理政务,弛张有法;断决国事,板眼有章,甚为群臣敬服。不似高宗久诿拖延,使臣下进退维谷。所以,高宗虽厌其难以驾驭,而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于她,索性任其行事,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并于上元元年(674年)颁诏天下,自号“天皇”,尊武氏“天后”,天下谓之“二对”。此后,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天后掌控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亲临政坛,到天授元年(690年)正武称帝的16年中,她为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在帝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亲,将其鸩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高宗委李贤以监国之重任,李贤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寻找借口,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李显继位为中宗,武氏则天便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很快废掉中宗,贬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睿宗。而李旦却是昏聩无能之辈,名为帝王,实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时机成熟,遂先借名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太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6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在此之前,武氏相继镇压了徐敬业扬州发难,李冲博州、李贞豫州之叛乱,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使政治上的反对派噤若寒蝉。至此,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山呼万岁声中,登临大室,实现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之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拉开她一生最为辉煌的帷幕。这年,她已是67岁高龄。

备注:人物生平摘自《博雅人物网:文水县唐代人物专题》,仅供读者参考。关于武则天生平史料的真实性,至今仍有争议。

PART TWO
今日荐书 


馆藏代码
I235.2 ZZ5

馆藏地
屏峰中文书库 (屏峰主书库二、三层)
朝晖中文书库 (朝晖主书库一、二、三层)

书籍简介

电视剧《大明宫词》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尤其深受百姓的欢迎,以至在播放结束之后仍风潮未减。这本剧本版《大明宫词》,保持了电视剧人物对白的原貌,语言优美、古风纯蕴。相信阅读本书,一定会将你重又带回到千年前的大唐风情之中。

片段赏析

一、作为女人,守望爱情是艰苦而绝望的,你对薛绍的诚挚爱情,连神明都会感动,但唯独感动不了他,你不可以这样做女人,更不能被男人的道德所操纵,不能成为他们用以完善自己德行的工具,这往往比服从他们的命令,更可怕。

二、您在这个位置上,纯属情境使然,因为您有顽强的使命感,这来自于一个母亲创造生命的动力。至于野心,那是和男人的权欲有本质的区别。

三、女人最可怕的弱点就是过于急切的承担责任,薛绍明明死于自己的懦弱,他爱上了你,他背弃了慧娘,他对不起两个女人,但是太平,你却认为他是被你害死的。


PART THREE
今 日 感 悟 

 

《大明宫词》采用莎士比亚风格的台词,将矛盾冲突和悲剧美学渲染透彻。采用了女性和权力这两个切入点,以太平公主的视角诉说那个远而又在眼前的繁华大唐。

《大明宫词》正视人性的多面性,极具人文主义关怀,里面的任何人物都有血有肉,风骨天成,是真正的文明国度下的大唐风流。更是跳出了传统男权社会对将女性物化成繁华名就衬托的“内人”,以当权者武则天为首,正确看待她的权力野心以及对两性关系的认识,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女性主义以及性别意识,并突出了一大主题——性别只是区分生理,并非决定一个人的能力,性别意识也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校区地址

  •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288号
  • 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工大路1号